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寺深林里,萧然昼闭关。
泉声随乱石,落日照秋山。
远岭牛羊小,高原禾黍间。
自然心目爽,尘虑一时删。
这首清代诗人蔡珽的《午至退谷》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林景象。首句“古寺深林里”,点明了环境的古老与幽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萧然昼闭关”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清寂,以及诗人在此专心修行的状态。
“泉声随乱石,落日照秋山”通过泉声和落日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变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富有诗意。远处的“远岭牛羊小”,画面生动,描绘出田园牧歌般的乡村生活,与寺庙的寂静形成对比。
“高原禾黍间”则将视线拉向更广阔的视野,展现出丰收的季节和人间烟火气。最后两句“自然心目爽,尘虑一时删”,表达了诗人置身于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暂时忘却了世俗的忧虑,达到了心境的舒畅与澄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退谷的自然风光,寓情于景,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脱之情。
不详
别号无动居士,又号松山季子。康熙三十六年进士,历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吏部、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和正白旗汉军都统,署直隶总督。雍正初年曾赈直隶灾荒以印券给贫民,以工代赈,屡被参劾免官。雍正五年(1727)判斩监侯。乾隆八年卒。有《守素堂诗集》等
曲曲绿坡道,翛然策杖登。
乱溪惟见石,半岭忽逢僧。
径转已无路,山开又一层。
祇园钟鼓静,何处觅秋镫。
岘峰仍北向,汉水自东流。
今古不相待,江山空复愁。
天遥归雁急,春晓暮烟稠。
欲觅羊公石,萋萋草满丘。
萧萧竹树暮窗疏,镇日孤吟叹索居。
满地落花人去后,一天寒雨雁来初。
冯生有铗家何在,苏子无田愿久虚。
薄宦穷愁成底事,一回搔首一踌躇。
爱煞鹪鹩笑大鹏,浮沈小大果何凭。
间中旧事都如水,梦里前身竟是僧。
堪自信时惟有懒,最长人处是无能。
一枝腹满吾求已,敛翼榆枋好避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