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草衣文殊赞》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与设问,展现了对文殊菩萨的崇敬与赞美。
"衣纫草,发如草",以草喻衣发,形象地描绘了文殊菩萨的朴素装扮,强调其超凡脱俗的修行境界。"未下五台,百怪俱兆",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此处以“未下五台”暗示文殊菩萨的法力深不可测,能够洞察世间一切怪异现象,显示其智慧与神通广大。
"手中经,义不了",文殊菩萨手持佛经,其内涵博大精深,难以穷尽,象征着佛法的无边无际和文殊菩萨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传授。"我且问你,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对文殊菩萨智慧的赞叹,前三三后三三,既是对文殊菩萨智慧的隐喻,也是对其法力无边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设问,表达了对文殊菩萨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智慧、法力的无限赞美。释居简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佛教哲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