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转踏(其二)章华台

萧瑟。悲倾国。梦断三江迷七泽。细腰还舞新君侧。

只有溪菱堪食。君兮窜死臣奚恤。莫遣湘累呵壁。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萧瑟"和"悲倾国"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沉重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国家衰败、国破家亡的景象。"梦断三江迷七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失落感,暗示着主人公或历史人物的梦境破碎,迷失在广袤的江河湖泊之间,象征着理想破灭或现实的迷茫。

"细腰还舞新君侧"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新朝代中继续歌舞,但她的身姿不再是为旧主,而是为了新的统治者,这既反映了时代的更迭,也隐含了对旧日繁华不再的哀叹。"只有溪菱堪食"则揭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只剩下溪边的菱角聊以充饥,生活困苦可见一斑。

"君兮窜死臣奚恤"表达了对君王流离失所甚至死亡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臣子在乱世中的无奈和冷漠,他们自身难保,无暇顾及君主的安危。最后两句"莫遣湘累呵壁","湘累"指屈原,诗人借此表达对忠贞之士命运的忧虑,希望不要让像屈原这样的贤者遭受侮辱,暗含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清朝末年社会变迁中的悲凉与无奈,以及对忠诚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84)

周岸登(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调笑转踏(其三)朝阳台

朝暮。瞿塘路。谁拨痴云开梦雨。灵涛飞落巴江怒。

怅望巫娥何处。非关宋玉夸词赋。应怨高丘无女。

形式:

调笑转踏(其四)黄金台

荒草。燕郊道。马骨如山霜皓皓。遗墟落日增凭吊。

准省当年襟袍。霸图易世风烟扫。惆怅英雄空老。

形式:

调笑转踏(其五)戏马台

数骑。楚歌里。事去犹嗟骓不逝。还乡衣锦真儿戏。

把酒凭高无地。寄奴移晋非男子。剩得江山如此。

形式:

调笑转踏(其六)歌风台

风起。思皇士。四皓来归安太子。楚歌声断悲人彘。

愁听宫中鸣雉。安刘者勃知之矣。高帝雄风谁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