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于少监自广州还紫逻

鸣皋山水似麻源,谢监东还忆故园。

海峤烟霞轻逸翰,洛川花木待回轩。

宦情薄去诗千首,世事闲来酒一尊。

明日中书见颜范,始应通籍入金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鸣皋的山水如同麻源般秀美,谢公东归后怀念故乡。
海边的云霞轻盈如翰墨飘逸,洛川的花草期盼着主人的归来。
官场的欲望淡薄,写下千首诗篇,世事纷扰时,只求一壶酒消愁。
明天在中书省见到颜范,我将开始正式进入仕途,步入金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从广州返回家乡的行程和心境。开篇“鸣皋山水似麻源”与“谢监东还忆故园”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向往之情,"鸣皋山水"可能是出发地或途经之地的风光,而谢监则是官员返回的方向,故园不仅是物理上的家乡,也象征着心灵的栖息地。

接下来的“海峤烟霞轻逸翰”与“洛川花木待回轩”两句,则描绘了一路上所见的美丽景色。"海峤烟霞"给人以淡远和宁静之感,而"洛川花木"则预示着家乡的美好,"轻逸翰"和"待回轩"都透露出诗人对旅途的享受以及对归乡的期待。

中间“宦情薄去诗千首”与“世事闲来酒一尊”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淡然态度和生活上的自我安慰。"�891情薄去"说明了诗人对于仕途的看破与放下,而"诗千首"则是他内心丰富的情感寄托;"世事闲来酒一尊"则展示了面对世事时的超然和享受当下的悠然自得。

最后,“明日中书见颜范”与“始应通籍入金门”两句,预示着诗人对于未来某种身份认同或职位晋升的期待。“明日中书”可能是指某种官方文书,而"见颜范"则可能是指某种荣誉或认可;"始应通籍入金门"则意味着通过某种途径获得了进入更高级别社群或官僚体系的资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仕途人员对于归乡、生活态度以及未来期许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送房处士闲游

采药陶贞白,寻山许远游。

刀圭藏妙用,岩洞契冥搜。

花月三江水,琴尊一叶舟。

羡君随野鹤,长揖稻粱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桂枝攀尽贾家才,霄汉春风棣萼开。

世掌纶言传大笔,官分鸿序压霜台。

闽山翠卉迎飞旆,越水清纹散落梅。

到日池塘春草绿,谢公应梦惠连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秦鍊师归岑公山

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

北省谏书藏旧草,南宫郎署握新兰。

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偏是此生栖息者,满衣零泪一时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陶少府赴选

陶君官兴本萧疏,长傍青山碧水居。

久向三茅穷艺术,仍传五柳旧琴书。

迹同飞鸟栖高树,心似闲云在太虚。

自是葛洪求药价,不关梅福恋簪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