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刘玺的《秋日杂诗》描绘了读书人面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自我排解的情境。首句“读书一万卷,不救苍生穷”表达了读书人满腹经纶却无法解决民生疾苦的感慨,揭示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接着,“借问昔所读,今与石田同”暗示了知识的无用,昔日所学如今如同荒芜的田地。
“露泠蝉不语,草吟乱百虫”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世事变迁,蝉声不再,草丛中的虫鸣显得杂乱,象征着时代的纷扰。诗人深感忧虑,“君子忧忡忡”,体现出儒家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忧虑之情。
为了缓解这份忧虑,诗人选择“埋之酒杯中”,借酒浇愁,然而“酒边落清响,不知是秋风”又暗示了愁绪并未因酒而消散,反而被秋风的凄凉所触动。最后两句“醉咏松竹间,萧洒开心胸”则描绘了诗人醉中寻觅心灵寄托,寄情于松竹,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个人心境的复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