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帝初天下童谣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

丈夫何在西击胡。吏卖马。君具车。

请为诸君鼓咙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时期,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通过“小麦青青大麦枯”这一景象,展现了农田的荒芜与农民的劳苦。大麦已枯萎,而小麦虽青青,却无法收割,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困境。

“谁当获者妇与姑”,揭示了在这种情况下,妇女和老妇人不得不承担起本应由男性完成的农活,反映出社会结构的扭曲以及性别角色的颠倒。这种现象在战乱或男丁大量外役的情况下尤为常见。

“丈夫何在西击胡”,点明了战争的背景。丈夫们远离家乡,远赴边疆作战,留下妻子和老小独自面对生活的重压。这不仅体现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的破坏,也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吏卖马。君具车”,讽刺了官僚阶层的腐败与不作为。官员们在战争期间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甚至将战马出售以获取私财,而普通民众却在战争中挣扎求生。这种对比凸显了社会不公和阶级矛盾。

“请为诸君鼓咙胡”,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怒与讽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采取措施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以及对当时政治腐败、战争频仍的批判。它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桓帝初城上乌童谣

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乘车。

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

以钱为室金为堂。石上慊慊舂黄粱。梁下有悬鼓。

我欲击之丞卿怒。

形式: 古风

桓帝时京都童谣

游平卖印自有平,不辟豪贤及大姓。

形式: 押[敬]韵

桓帝末京都童谣

白盖小车何延延。河间来合谐。河间来合谐。

形式: 古风

桓帝末京都童谣

茅田一顷中有井。四方纤纤不可整。嚼复嚼。

今年尚可后年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