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子修学使归杭州

廿年不踏长安地,梦想朋游醉文字。

闻君持节渡湘来,喜入镫花照无睡。

知君慧眼湘月明,信君澄怀湘水清。

贤名一日播万口,邦人引领神先倾。

甄文救弊不遑恤,远接朱张近无匹。

乘轺崔浩时共荣,奏赋相如自称疾。

王程三载甫经年,何意告别乘归船。

君身岂藉官职重,所惜多士无良缘。

明廷衮衮登英杰,不信扶危少施设。

育才堂馆高切云,劝学文书纷似雪。

树人敢谓匪嘉谋,城社狐鼠难可搜。

狂夫横议惧民散,相忽得非根本忧。

我今伏处成衰暮,钳口藏身真自误。

君虽暂归行入朝,莫忘青蒲陈谏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先谦创作的《送吴子修学使归杭州》。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吴子修赴任杭州的欣喜与期待,同时也寓含了对朝廷选贤任能、教育为本的赞赏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诗人以“二十年不踏长安地,梦想朋游醉文字”开篇,回忆过去与朋友的书斋之乐,接着通过“闻君持节渡湘来,喜入镫花照无睡”表达对吴子修到来的喜悦,称颂他的贤名和洞察力。

“甄文救弊不遑恤,远接朱张近无匹”赞扬吴子修的才华和治政能力,认为他能改革弊端,超越朱张。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吴子修在朝廷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责任,“乘轺崔浩时共荣,奏赋相如自称疾”,暗示他将与崔浩等英才共事,但又担心仕途中的疾苦。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教育的重视,“育才堂馆高切云,劝学文书纷似雪”,强调教育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并提醒吴子修要积极培养人才。诗人感慨自己“钳口藏身”,表示自己虽老但仍关心国事,希望吴子修能直言进谏,以“狂夫横议惧民散,相忽得非根本忧”。

最后,诗人鼓励吴子修尽管暂时归乡,但勿忘进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对朝廷的忠告。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友谊的深厚,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品格。

收录诗词(26)

王先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许涑文观察拟诸将(其一)

见说关城卧鼓鼙,又闻应响变鸣鸡。

三边列障通青海,九市华筵舞白题。

武帝威棱歌宝马,黄支职贡记生犀。

长城约束分明在,可任边人节度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次韵和许涑文观察拟诸将(其二)

绝域归来更大何,办装未办口悬河。

乘槎路远天忧大,缚马书来国论多。

一借荆州还岂易,尽抛瓯脱议尤讹。

云蒸龙变归神略,回首沧溟久不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和许涑文观察拟诸将(其三)

四海游谈愿识韩,壮图先见战皋兰。

出尘军略戈鋋老,绝塞风烟道路难。

麾羽幕前迟谢艾,盘矛帐下渴陈安。

匡时一疏扶清议,早晚天山看筑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和许涑文观察拟诸将(其四)

诸葛云霄万古名,郎君杖节事孤征。

料知樽俎冲能折,休道关河草不横。

东阁异时陪客座,宗臣高论屈人兵。

家声燀赫怀柔远,元老垂绅且仰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