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的《田园閒居四首》之一,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沉思考与感悟。诗中以“閒门寡尘鞅”开篇,描绘出远离尘嚣、宁静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时而阅读案头之书,从中汲取先贤的遗风烈焰,激发内心的热情与思考。
接着,“有时忽惆怅,起游步荒墟”,诗人偶尔会感到一丝淡淡的忧郁,于是走出门去,漫步于荒废的村落之中。这种反差,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也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诗人看到那些古老的坟墓,矗立在山冈之上,无论历经多少岁月,最终都归于虚无,如同万物皆有终焉之时。
“人生终幻化,荣名安所须”,诗人在此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疑问:人生终究是一场幻象,追求功名利禄有何意义?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最后,“已矣齐去来,吾道光如如”,诗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落,认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自己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吾道”)将永远光明如初。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历史、人生以及道德理想的独特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