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山一夜社前雷,万树旗枪渺渺开。
使者林中徵贡入,野人日暮采芳回。
翠流石乳千山迥,香簇金芽五马催。
报道卢全酣昼寝,扣门军将几时来。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山间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雷过后,山林中的生机勃发。"春山一夜社前雷",生动展现了雷声在春夜里唤醒沉睡的山川,万物复苏的景象。"万树旗枪渺渺开",运用比喻,将新发的茶树嫩叶比作旗帜般展开,形象地描绘出茶园的繁荣。
接下来,诗人通过"使者林中徵贡入",暗示朝廷使者正在采集贡品,茶叶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野人日暮采芳回"则写出山野居民在傍晚时分满载而归,采集一天的茶叶劳作结束。"翠流石乳千山迥,香簇金芽五马催",进一步描绘了茶叶的色泽和香气,以及运输的急切与热闹。
最后,诗人提到卢全这位人物,他可能是一位品茶之人,正沉浸在午后的酣睡中,门外敲门声响起,是军将前来催促收取贡茶,却不知何时到来,增添了诗的趣味和悬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示了春茶采摘的繁忙景象,以及茶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友人的关心。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武夷山里谪仙人,采得云岩第一春。
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火活味逾新。
春风树老旗枪尽,白露芽生粟粒匀。
欲写微吟报佳惠,枯肠搜尽兴空频。
苍颜白发未投閒,祇讶名兼吏隐难。
月校舟缗留渡口,春催茶贡住林间。
何年天禄然藜杖,旧日霜台借铁冠。
圣代于今偏敬老,几人半俸卧柴关。
河官暂托贡茶臣,行李山中住数旬。
万指入云频采绿,千峰过雨自生春。
封题上品输天府,收拾馀芳寄野人。
老我空肠无一字,清风两腋愿轻身。
黄杨为木至精坚,寸干三春长未全。
偶乞馀材簪短发,兼烦佳句寄衰年。
箨冠不用傍人整,槲笠还宜覆顶圆。
惭愧病躯梳沐少,鬅松双鬓日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