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过双鱼楼二首(其二)

登楼望平野,阡陌纷参差。

我稼日已长,我迹日与俱。

旬岁歉饥馑,一饱夫奚求。

灌园养疏拙,代耕非所希。

展书暇且读,古人有良谋。

孺子歌伐檀,渊明赋归来。

二君炳前脩,翛然舒我忧。

鹪鹩隐榆枋,蔚岑相为期。

虽无鹏鹄翔,可以远网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观察到的田园风光,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古代贤者的向往。

首句“登楼望平野,阡陌纷参差”,诗人站在楼上,放眼望去,广阔的田野上,田间小路错落有致,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接着,“我稼日已长,我迹日与俱”两句,诗人自述,他的庄稼日渐茁壮,自己的足迹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延伸,表达了对劳动成果的自豪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旬岁歉饥馑,一饱夫奚求”则反映了诗人对年景不丰的忧虑,即使能够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但对于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这仍旧是不够的。接下来,“灌园养疏拙,代耕非所希”表明诗人选择了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通过打理花园来养活自己,而不是追求更复杂的生活模式。

“展书暇且读,古人有良谋”体现了诗人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书籍,从中寻找智慧和指导,寻求心灵的慰藉。随后,“孺子歌伐檀,渊明赋归来”引用了《诗经》中的《伐檀》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最后,“二君炳前脩,翛然舒我忧”提到这两位古代贤者为他带来了精神上的解脱和安慰。“鹪鹩隐榆枋,蔚岑相为期”用鸟儿隐居在榆树上,与山林为伴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上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虽无鹏鹄翔,可以远网罗”则强调了诗人虽然没有大鹏般的雄心壮志,但也能在平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远离世俗的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个人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古代贤者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觉山洪道长二首(其一)

觉山生何幸,乃在程朱乡。

慧悟既成性,进脩倍精强。

源流溯有自,孕毓乃其常。

圣贤千载寄,岂在山与江。

人心迥代禅,旷世遥相望。

樵云喜深慰,得见君子光。

心事语契合,神交缅难忘。

一别未已惜,寡助祇自伤。

形式: 古风

别觉山洪道长二首(其二)

白沙起溟海,甘泉达其流。

灵光䇄东南,后哲多所收。

为道如饥渴,岂惮路途悠。

所嗟当世士,讲学非吾俦。

顿悟谈光景,冥心事玄幽。

奇功既汗漫,实绩焉能酬。

敬义双夹持,仁义如轮辀。

闽洛有真诀,君归秉前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一)黄冈

寻源清浅过前溪,满径寒烟处处迷。

丹壁半凝天上下,紫筇那怕路高低。

眼中海岳何人会,囊里风花只自提。

却笑朱门非我事,不须重踏华山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二)大江

大冈遥合隐回溪,石磴参差紫翠迷。

榕叶暗云归鹤误,梅花留月傍人低。

村居回集因山转,酒市沽来隔垄提。

可是先生归去早,冠裾不点陌中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