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名为《扶欢驿》。诗中通过对扶欢驿周边环境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首联“僭田收尽连蛮徼,旧版从来实汉民”,描述了扶欢驿周边土地的归属与历史背景,暗示了当地曾是汉民的领地,如今却因各种原因发生了变化。其中,“僭田”指超越本分的土地,暗含了权力与利益的争夺。
颔联“草染华风能不瘴,山离污俗自无尘”,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社会风气。草木在华美的风中生长,却能避免瘴气的侵袭;山峰远离世俗的污浊,自然保持清静。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环境的向往。
颈联“连城解丧吴王濞,钜积终刑石季伦”,引用历史典故,分别提到吴王濞和石季伦的故事。吴王濞因连城之乱而亡,石季伦则因积累财富过多而遭刑罚。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警示人们要警惕权力与财富的滥用。
尾联“一代英豪犹不免,咄嗟三叛尔何人”,总结全诗,指出即便是英豪之士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这里的“三叛”可能是指历史上多次的叛乱事件,诗人借此表达对社会动荡的感慨,并对那些引发叛乱的人提出了质问。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故事,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