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希贤所作的《屠元勋之南京寺丞得何字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紫金山下的南京寺丞处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的不舍。
首句“文学推君第一科”赞美友人屠元勋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暗示其在学术或文坛的地位。接着“紫金山色待经过”描绘了两人即将前往紫金山的场景,山色如画,预示着这次相聚的愉悦与美好。
“相看尽道故人少,欲别应愁芳草多”两句情感细腻,通过“故人少”和“芳草多”来表达离别的愁绪。芳草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绵长,而“欲别应愁”则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列棘堂深新雨露,判花笔在足阳和”描绘了南京寺丞处的环境,以“列棘堂深”展现其幽静雅致,而“新雨露”和“足阳和”则寓意着友人间的和谐与温暖。这里运用了双关手法,“判花笔”既指友人屠元勋的才华横溢,也暗含了对两人友情的肯定与赞许。
最后,“不知去住怀人地,秋水芙蓉隔几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与思念。通过“秋水芙蓉”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之情,仿佛那秋水与芙蓉之间,蕴含着无尽的思念与距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