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玉水记方流

重泉生美玉,积水异常流。

始玩清堪赏,因知宝可求。

斗回虹气见,磬折紫光浮。

中矩皆明德,同方叶至柔。

月华偏共映,风暖伫将游。

遇鉴终无暗,逢时愿见收。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深泉孕育出美玉,水流异常清澈。
初次欣赏它的清亮,便知它是珍贵之宝。
彩虹般的光芒在其中回旋,紫色光彩浮动如磬曲。
它遵循中正之道,展现出美德,如同四方汇聚的柔韧。
月光特别照耀在它身上,温暖的风中期待着游赏。
遇到明镜它永不暗淡,希望在合适的时机被珍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玉水之美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宝贵事物追求和发现的喜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功力。

首句“重泉生美玉”以泉水滋润之地孕育出珍奇美玉,开篇便显露主题,即探求并发现内在之美。接着,“积水异常流”则描绘了一种非同寻常的水流状态,可能是指水流湍急或有着特别的光泽。

“始玩清堪赏,因知宝可求”表明诗人在初次触摸并欣赏这份清澈之美时,便意识到这里蕴藏着可贵之物。由此可见,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

“斗回虹气见,磬折紫光浮”中的“斗回虹气见”可能是指彩虹在泉水上空显现,其色彩斑斓如同宝石;而“磬折紫光浮”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柔和的紫色光线在水面飘浮,给人以温婉之感。

“中矩皆明德,同方叶至柔”一句,则通过对玉石的比喻,强调了内在美德的重要性。诗人将玉石的坚硬(中矩)比作明显的美德,而将其边缘(同方叶)的细腻比作至柔的情怀。

“月华偏共映,风暖伫将游”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月光与泉水相映,共同营造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而温暖的微风则让人感到惬意,似乎在邀请诗人去体验这份美好。

最后,“遇鉴终无暗,逢时愿见收”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的发现和珍视永无止境的愿望。这里的“遇鉴”指的是每一次发现美好的事物,而“逢时愿见收”则表明诗人希望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些美好收藏于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内在美德的追求和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发现的喜悦。

收录诗词(1)

杜元颖(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如晦之叔父杜淹的第六世孙(祥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杜氏)。晚唐大臣。穆宗朝宰相。父佐,官卑。元颖,贞元十六年登第,又擢宏词,累官司勋员外。穆宗时,拜中书舍人。不阅岁,至宰相,再期,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太和中,贬循州司马。元和中为左拾遗、右补阙,召入翰林,充学士。手笔敏速,宪宗称之。吴元济平,以书诏之勤,赐绯鱼袋。转司勋员外郎,知制诰。穆宗即位,召对思政殿,赐金紫,超拜中书舍人。其年冬,拜户部侍郎承旨。长庆元年三月,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上柱国、建安男。元颖自穆宗登极,自补阙至侍郎,不周岁居辅相之地。辞臣速达,未有如元颖之比也

  • 籍贯:京兆杜陵
  • 生卒年:唐](公元775-838年

相关古诗词

玄武门侍宴

大君端扆暇,睿赏狎林泉。

开轩临禁籞,藉野列芳筵。

参差歌管飏,容裔羽旗悬。

玉池流若醴,云阁聚非烟。

湛露晞尧日,熏风入舜弦。

大德侔玄造,微物荷陶甄。

谬陪瑶水宴,仍厕柏梁篇。

阚名徒上月,邹辩讵谈天。

既喜光华旦,还伤迟暮年。

犹冀升中日,簪裾奉肃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节

李门余妄进,徐榻君恒设。

清论畅玄言,雅琴飞白雪。

寒云暧落景,朔风凄暮节。

方欣投辖情,且驻当归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过琴溪

州府谪宦居,邑城摄官涖。

悠悠泾川适,佳期此相迟。

灵溪知几曲,曲曲各殊致。

仙岭多巉颜,前峰特超类。

穹崇势旁倒,山客下无地。

洞穴盘龙蛇,空岩隐魑魅。

蘋开秋水绿,竹动寒山翠。

远嶂数瀑悬,疏林一猿坠。

依然弹素弦,流我望乡泪。

席上红泉飞,樽前白云至。

中山是隐居,缅想故心醉。

忽睹邢武辞,聆其金石备。

神交十载得,良愿三人遂。

形式: 古风

忽睹邢武辞,泠其金石备。

形式: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