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答陈石士二首(其二)

发德诛奸作一书,名山思贮杀青馀。

竟终茅舍赍前志,空见明堂建太初。

蔑若众星真小说,学乎旧吏似凭虚。

不妨笔记传吾党,磊落宁嫌释鸟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又次韵答陈石士二首(其二)》。全诗以议论为主,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道德与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发德诛奸作一书”,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立场和行动,他以道德为准则,勇于揭露并惩治邪恶势力,展现了诗人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接着,“名山思贮杀青馀”一句,运用了古代典故,意指诗人希望将自己对道德的坚守和对邪恶的斗争记录下来,如同在名山中留下墨迹,供后人阅读和借鉴。

“竟终茅舍赍前志”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即使在简陋的茅舍中,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因环境的艰苦而放弃追求。这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空见明堂建太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但现实却未能如愿以偿,只能在心中构想一个完美的开始,却无法实现。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蔑若众星真小说,学乎旧吏似凭虚”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指出自己虽然像众星一样平凡,但追求的是真实和道德的力量;学习古代官吏的智慧,但并不完全依赖于过去的模式,而是寻求创新和适应时代的变化。这两句体现了诗人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的态度。

最后,“不妨笔记传吾党,磊落宁嫌释鸟鱼”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思想和经历记录下来,分享给同道中人,不惧怕任何形式的误解或批评,展现出诗人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对比手法,深刻探讨了道德、理想、创新与传承等主题,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送胡长庆为永寿令

不嫌辍侍出承明,疲瘵惟当念庶萌。

风露九秋衣楚制,关河四塞入咸京。

岐阳山远横边徼,渭北原多杂废耕。

好作循贤齐杜召,岂希骑省赋《西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洪造深深柳读书堂图

所居江上宅,春柳万千枝。

绿径最深处,幽轩独咏时。

微风一以度,好鸟频相窥。

忽见古贤意,无言中自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王慕韩渡江图

登舻当月朏,鼓棹及风轻。

波浪浮春气,星河泛夜明。

壮情真叱驭,高咏远流声。

德被光生岸,朝暾似已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胡始泉试砚照

砚材如士才,选俊百不遇。

想像托空虚,写图聊自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