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毗陵正勤禅院奉长老

随缘驻瓶锡,心已悟无生。

默坐烟霞散,闲观水月明。

竹深风倍冷,堂迥磬偏清。

愿作传灯者,忘言学净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随缘停留在瓶中的锡杖,心中已经领悟了无生之理。
静静地坐着,看着烟雾和云霞消散,悠闲地观赏着水中的月影明亮。
竹林深处风更寒冷,宽敞的厅堂里钟磬的声音格外清晰。
我希望能成为传递智慧之光的人,无声无息地学习佛教的清净之道。

注释

随缘:顺应自然,不强求。
驻瓶锡:锡杖留在瓶中,可能指僧人暂时停留。
悟无生:领悟生死无常的道理。
默坐:静静地坐着。
烟霞散:形容环境宁静,如烟如霞的景象消失。
竹深:竹林幽深。
风倍冷:风在竹林中显得更加寒冷。
堂迥:厅堂宽广。
磬偏清:磬声清脆,强调环境的寂静。
传灯者:佛教中比喻传授佛法的人。
忘言:不用言语表达。
学净名:学习佛教中的清净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随缘驻瓶锡,心已悟无生"表达了对禅学“无我”、“无生”理念的领悟,以及在日常简单的居住条件中寻找精神的宁静。"默坐烟霞散,闲观水月明"则是描述修行者静坐时的心境,心如止水,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周遭自然界的变化。

"竹深风倍冷,堂迥磬偏清"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清幽,以及时间的流逝。"愿作传灯者,忘言学净名"则表达了修行者的愿望,即希望成为佛法的传承者,同时也在追求一种超脱世俗言语的纯洁心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送人南游

浪迹天涯去,南荒必动情。

草青虞帝庙,云暗夜郎城。

越鸟惊乡梦,蛮风解宿酲。

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王道士游东海

巨浸常牵梦,云游岂觉劳。

遥空收晚雨,虚阁看秋涛。

必若思三岛,应须钓六鳌。

如通十洲去,谁信碧天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孙孔二秀才游庐山

庐山多胜景,偏称二君游。

松径苍苔合,花阴碧涧流。

倾壶同坐石,搜句共登楼。

莫学天台客,逢山即驻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庐阜僧归山阳

山阳旧社终经梦,容易言归不可留。

瓶贮瀑泉离五老,锡摇江雨上孤舟。

鱼行细浪分沙觜,雁逆高风下苇洲。

遥想枚皋宅边寺,不知凉月共谁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