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子真

再来居槜李,又枉故人车。

故人固是客,我居岂吾庐。

共在天之涯,犹如水中凫。

细话汉傍事,想见江纡馀。

死者不可作,生者多离居。

无轻今日别,与子皆白须。

临分尚何言,早寄江阴书。

形式: 古风

翻译

再次来到槜李地,又劳烦老友驾车来。
老朋友本就是过客,我住处怎能算我的家。
我们同在天涯海角,如同水中的野鸭。
详述汉水边的故事,想象江面的曲折蜿蜒。
逝者已无法复生,生者却大多分离居住。
别轻易看待今日离别,因为我们都将有白发苍苍的一天。
临别之际还能说什么,早点寄信到江阴吧。

注释

槜李:槜李,古代地名。
枉:白白地,徒然。
固是:本来就是。
岂:难道,怎能。
天之涯:极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凫:野鸭。
汉傍事:汉水边的事情。
江纡馀:江面的曲折。
死者不可作:逝者无法复活。
轻:轻易对待。
子:你。
临分:临别时。
江阴:古代地名,今江苏江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名为《赠黄子真》。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友人离别的不舍。

"再来居槜李,又枉故人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地的眷恋,以及对昔日朋友重逢的情景,"故人固是客,我居岂吾庐" 表明诗人的自我认同和内心的困惑。在这片土地上,他感到自己的身份与归属都在变迁。

"共在天之涯,犹如水中凫。细话汉傍事,想见江纡馀。" 这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溯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死者不可作,生者多离居。无轻今日别,与子皆白须。" 这段话语中透露出生命短暂、人生易逝的感慨,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沉重心情。

最后两句 "临分尚何言,早寄江阴书。" 则显现了诗人在分别之际仍不忘友情,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念和期盼。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友谊、故土与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避贼

避贼入深谷,乘桴复悠悠。

四顾江上山,群峰如荠稠。

是时雪霜霁,林壑氛雾收。

茂树荫石壁,澄潭深不流。

蓧荡拥荒岗,冲飙忽飕飗。

山深水更佳,溪喧鸟啼幽。

平昔慕寻胜,所见良未俦。

举世逢祸枢,我独成兹游。

暂赏兴复阑,自誷宽百忧。

舍棹陟绝巘,林光与云浮。

却观来时江,碧线萦长洲。

一室苟自安,两饭无馀求。

彼苍未厌乱,生民何时休。

传闻敌人营,近在濒汉州。

尚恐复飘转,讵敢辞淹留。

已与农父言,佣耕事田畴。

耘耔纾井田,蚕绩充衣裘。

尚享黄发期,庶几谐首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醒心泉

幽泉清见石,停停映山树。

风定绝漪澜,雨馀多沮洳。

适谐尘外心,时来澹吾虑。

灵窦几年开,何由讯源委。

泉上木阴稠,交柯存清泚。

忆昔游杏山,蒙泉政如此。

形式: 古风

穗粟

世乱弃禄仕,居间食苦贫。

置田上庸山,稍依农亩邻。

岁入无几何,诛求方荐臻。

老农幸导我,播植当自勤。

晨起具糇粮,伐木西涧滨。

畬田去岁秋,蓄粟今年春。

肥硗半百亩,良苗生已匀。

监督课子弟,耘耔烦隶人。

所望在一饱,讵敢悲苦辛。

及此岁将晏,场功躬自亲。

所得未偿费,相顾但深颦。

归去且读书,愧兹百年身。

形式: 古风

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天监我宋,受命以人。咋为乱阶,以启圣人。

皇帝嗣位,其仁如春。万邦欣载,共惟帝臣。

垂衣高拱,惟务俭勤。恤民不怠,懋穑劝分。

卑宫勿饰,服御无文。膳食取具,不羞庶珍。

内官弗备,简御嫱嫔。抑损戚畹,登崇搢绅。

吏除苛绕,狱去放分。刑罚不试,号令不频。

旰食宵衣,导率以身。行之期年,天下归仁。

皇帝躬行,过于尧禹。如天不言,乃帝之所。

内资禀命,外须训抚。不有相贤,孰资察补。

天舍其衷,遗之硕辅。实惟旧臣,乃吾肱股。

昔以梦求,今以德错。皇帝曰咨,惟予与汝。

我唱而和,无或疑阻。如手如臂,如心如膂。

如彼事神,汝为椒糈。如彼琴瑟,相待戛拊。

相臣受命,于帝其训。敢惮夙宵,以图淑问。

衣不及带,冠不暇正。内事抚摩,外修好聘。

忍尤攘纷,徂惟求定。皇帝之孝,克迈帝舜。

相臣佐之,兹惟无竞。上感穹昊,下格殊邻。

以暴为恩,易顽以驯。母后既归,东朝侍御。

天下载欢,若饥得哺。天子躬俭,惟亲是丰。

未明求衣,朝长乐宫。礼备家人,养以天下。

先意承旨,事无违者。天子行孝,天下承风。

胥训胥效,比屋可封。乃建中宫,以母四海。

诗首关雎,易称中馈。天子之尊,亦资内助。

上奉慈颜,下式寰宇。事亲底豫,化民致和。

始于壸阈,邦国是讹。太学肇建,四方是极。

增博士员,导以经术。有来英髦,充牣上京。

三年大比,以考其成。异时之用,维公维卿。

石渠广内,图书之渊。羽陵之蠹,断简之编。

是息是游,英俊在焉。逸群之彦,比迹卿云。

怀材待问,发闻扬芬。驰骋古今,上下典坟。

考正律度,是为景钟。导和殖财,国用以丰。

不窕不槬,咸中典刑。有涣其章,上公是铭。

兹器惟则,允为国经。德爵之亚,莫尚惟齿。

班序颠毛,以为民纪。乡饮既行,郡邑是遵。

洙泗之风,无复龂龂。井田既坏,民困劫假。

乃正经界,以实多寡。赋入既均,贫富不病。

非上恤之,孰拯其命。诞弥之节,式宴示慈。

乐不计费,孰敢节之。皇帝曰咨,费财无艺。

亲降德音,以禁肆侈。天下欢然,称盛德事。

匪帝命之,臣子曷议。著之令甲,付之史官。

永永万年,无或敢干。人事既洽,惟神是事。

于庙于郊,各尽其礼。其郊维何,蒇事圜丘。

帝御六龙,冕十二旒。既新宫架,既备礼服。

有洁其牲,有温其玉。合袪天地,侑以祖考。

乐奏六变,其音肆好。问谁相祀,实维上公。

登降跪起,有肃其容。天地并况,瑞物来下。

天子万年,以有神嘏。其庙维何,可以观德。

德盛不祧,祀事不忒。祖庙既饬,旅楹有闲。

原庙继作,以游衣冠。若节春秋,皇帝戾止。

荐献有容,祖考咸喜。礼成而退,祗奉不渎。

天子万年,永绥遐福。天神贵者,莫尊太一。

置祠为民,其宫有洫。既仿谬忌,道开八通。

皇帝临飨,威神是崇。天人相际,福禄攸同。

国南千亩,是为帝籍。天子肇祀,以祈黍稷。

我黍与与,我稷翼翼。以享以祀,以为民食。

福禄绥之,万世无斁。乃营吉壤,肇建高禖。

何以歆之,帝德不回。瑞乙既至,后率所御。

以弗以祈,有秩斯祜。千亿之祥,兆于帝武。

天锡皇帝,圣钦不迟。事神保民,以莫不祗。

上帝临之,云何以报。维年屡丰,诸福是效。

非维丰之,又布濩之。东西北南,咸锡予之。

稼茂于野,粟积于仓。礼义兴行,民俗以臧。

桴鼓不鸣,狱讼衰息。人有盖藏,道无捐瘠。

和气所蒸,化为瑞物。甘露零庭,近在郊邑。

有木呈祥,合枝共柢。考传验符,远人不贰。

或剖其中,自然成文。太平是告,希代莫闻。

丰年屡应,众瑞应图。皇帝谦恭,不以自居。

图回庶事,益慎厥初。君臣相戒,可否吁俞。

政过三代,言成典谟。历选后辟,前载所无。

在昔中兴,周汉二宣。夏康商宗,汉祖晋元。

咸用干戈,配天祀夏。其臣歌颂,或列于雅。

方之皇帝,爝火太阳。顾无歌诗,垂世用光。

词臣伏罪,无以塞责。谁其诗之,以佐皇德。

下臣张嵲,过不自揆。日官西掖,待罪文字。

敢颂厥美,以赞后功。江汉崧高,不足比隆。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