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易秀才

少年解长剑,投赠即分离。

何不断犀象,精光暗往时。

蹉跎君自惜,窜逐我因谁。

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

空摧芳桂色,不屈古松姿。

感激平生意,劳歌寄此辞。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年轻的他懂得拔出长剑,赠送后就意味着即将分别。
为何不停下猎杀犀象,那光芒曾何时暗淡无光。
岁月匆匆,你要自己珍惜,被贬逐的我又该归咎于谁。
身处偏远之地,虞翻已老去,秋意渐浓,宋玉倍感悲伤。
你的离去使芬芳的桂花失去光彩,但你坚韧如古松的品格不会屈服。
满心感激之情,我以诗歌表达对你的深深怀念。

注释

少年:年轻的他。
解:懂得。
长剑:长剑。
投赠:赠送。
即:就。
分离:分别。
何不断:为何不停下。
犀象:犀牛和大象。
精光:光芒。
蹉跎:岁月匆匆。
君:你。
自惜:自己珍惜。
窜逐:被贬逐。
因谁:归咎于谁。
虞翻:历史人物,此处指代年老。
宋玉:古代文学家,此处借指悲伤。
空摧:使……失去。
芳桂色:芬芳的桂花。
古松姿:古松的品格。
感激:感激之情。
平生意:一生。
劳歌:哀歌。
此辞:这首诗。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赠易秀才》。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青春和岁月流逝的无限感慨。

“少年解长剑,投赠即分离。”开篇两句,便设定了一种豪放的情绪。长剑不仅是力量与勇气的象征,更是友情深厚的一种表达。而“投赠”一词,则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尊重。但这份情谊随即被“分离”二字所打破,预示了一种无法长久相守的宿命。

“何不断犀象,精光暗往时。”这里,“犀象”指的是古代珍贵的象牙器物,比喻友谊坚不可摧。然而,即便是如此坚固的事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模糊不清。这两句表达了对友情长存的愿望,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无能为力的哀愁。

“蹉跎君自惜,窜逐我因谁。”诗人在这里自问自答,表现了一种孤独和迷茫。对于自己来说,“蹉跎”意味着年轻不羁的日子已逝,而“我”则陷入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之中。

“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人物虚构的情感,表达自己对于离别和岁月的感慨。虞翻在古代是以坚守孤城而著名,而宋玉则是有着美貌与哀愁的形象。这两句强化了对友情不易以及时光飞逝的叹息。

“空摧芳桂色, 不屈古松姿。”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比喻自己内心坚韧不拔的情感。虽然外界可能会有风霜雨雪,但那“古松”依然挺立,不曾屈服。

“感激平生意,劳歌寄此辞。”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谊的深刻感激,以及将这份情谊寄托于诗中的表达。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感慨,他通过这首诗来传递自己对于友谊的珍视和不舍。

整首诗,李白以其特有的豪放风格,抒发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岁月流逝时的无奈与哀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比喻,他强调了坚韧不拔的情感和对于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这首诗,不仅是李白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他对友谊、青春以及人生哲理深刻体验的艺术化表达。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

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

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

此中积龙象,独许浚公殊。

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

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赠闾丘处士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饶阳张司户燧

朝饮苍梧泉,夕栖碧海烟。

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

慕蔺岂曩古,攀嵇是当年。

愧非黄石老,安识子房贤。

功业嗟落日,容华弃徂川。

一语已道意,三山期著鞭。

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

独见游物祖,探元穷化先。

何当共携手,相与排冥筌。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崔侍郎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

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

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

扶摇应借力,桃李愿成阴。

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

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