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朝欢.春晚

不道春光消不得,风风雨雨落红积。

馀芳一片尚嫣然,倡条冶叶谁相识。

幽情还自惜,向他时,断虹残雨,留取韶华迹。

游丝袅袅娇无力,难凭远觅春消息。

也知春只在天涯,杜鹃莫诉春归急。

柳带烟如织,从容绾住东流疾。

任桃花路杳,天台不道仙源隔。

形式: 词牌: 归朝欢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归朝欢·春晚》,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和诗人对春光的深深惋惜。首句“不道春光消不得”,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尽管春光强烈,却无法阻止风雨中落花的凋零。“馀芳一片尚嫣然”则写出了即使花瓣零落,仍有残留的芬芳,暗示着春的痕迹并未完全消失。

接下来,“倡条冶叶谁相识”以倡条冶叶比喻春天的花草,表达对春的知己难觅的感慨。“幽情还自惜”流露出诗人对春光的珍爱之情,期待在未来的残虹雨后,能留下春的印记。“游丝袅袅娇无力”描绘了飘荡的柳絮,象征着春讯的渺茫。“难凭远觅春消息”进一步强调了寻找春意的困难。

诗人感叹“也知春只在天涯”,意识到春天其实并未远离,只是在远方。“杜鹃莫诉春归急”借杜鹃鸟的叫声,传达出对春去的不舍与催促。最后,“柳带烟如织,从容绾住东流疾”以柳丝缠绕流水的形象,寓意春光的挽留和时光的流转。“任桃花路杳,天台不道仙源隔”则以桃花路的遥远和天台仙境的遥不可及,表达了对春的追寻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王夫之对春光消逝的敏感和对春的深深眷恋,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潇湘逢故人慢.赠李简尤初度简尤方五十髭髯如雪已十馀年矣

潇湘一曲,记前时相念,此地相逢。掀髯一笑中。

问霜雪因甚,早上青松。

多情自昔,阅桑田、沧海重重。

有吴市、洞箫孤奏,碧天吹裂晴空。

酌君酒,为君舞,怕长沙、袖短举手难工。

把袂且从容。但五弦挥罢,目送归鸿。

随时梅酒,又何有、今古英雄。

莺花在、年年三月,绿杨柔亸春风。

形式: 词牌: 潇湘逢故人慢

尉迟杯.闻丹霞谢世遥为一哭

离愁远。恨漓水不逐湘流转。

萧萧寒雨天涯,南雁一声惊断。閒悰无数。

都付与、似水并刀剪。

忍今生、死死生生,总难片语分判。追忆云暗苍梧。

也则是、风光本色消遣。

裸戏谷泉,雷电里莫,更有耶娘生面。

今且向、垂杨暮雨。鹃啼处、咒残春一线。

想依然、还我伤心,归舟天际相见。

形式: 词牌: 尉迟杯

二郎神.七夕

秋生处还,只恐佳、期无据俯。

杳杳人、閒几点疏,镫乱流萤低度。

莫有多情应似我,向蛛网、含愁轻诉。

方信得经年,此夕带水,桥成堪渡。休误。

荏苒凌波,迢迢西浦。

费乌鹊高飞,心力倦奈,尘世荒鸡催曙。

回首盈盈,青女下似,笑我凄凉庭户。

算自有,银潢几许年华,玉颜非故。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玉连环.述蒙庄大旨答问者二首(其一)

生缘何在,被无情、造化推移万态。

纵尽力、难与分疏,更有何閒心,为之偢睬。

百计思量,且交付天风吹籁。

到鸿沟割后,楚汉局终,谁为疆界。

长空一丝烟霭,任翩翩蝶翅,泠泠花外。

笑万岁、顷刻成虚,将鸠鸴鲲鹏随机支配。

回首江南看烂漫,春光如海。

向人閒到处逍遥,沧桑不改。

形式: 词牌: 一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