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白朮

吴山雾露清,群草多秀发。

白朮结灵根,持锄采秋月。

归来濯寒涧,香气流不歇。

夜火煮石泉,朝烟遍岩窟。

千岁扶玉颜,终年固玄发。

曾非首阳人,敢慕食薇蕨。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吴山之上雾气清新,众多草木茂盛生长。
白术结出神奇的根茎,手持锄头在秋月下劳作。
归来后洗净寒涧之水,香气弥漫,永不消散。
夜晚以石泉为火煮茶,早晨炊烟缭绕于岩洞各处。
千年滋养如玉的脸庞,整年保持乌黑的头发。
我并非首阳山的隐士,怎敢羡慕他们食野菜度日。

注释

吴山:指吴地的山。
雾露:清晨的雾气和露珠。
群草:各种草木。
秀发:茂盛生长。
白朮:一种药草。
灵根:神奇的根茎。
持锄:手持锄头。
秋月:秋天的月光。
濯:洗涤。
寒涧:寒冷的山涧。
香气:白朮的香气。
流不歇:持续不断。
夜火:夜晚的火源。
石泉:石头下的泉水。
朝烟:早晨的炊烟。
岩窟:岩石洞穴。
千岁:千年。
玉颜:美丽的容颜。
玄发:黑色的头发。
首阳人:首阳山的隐士。
敢慕:敢于羡慕。
食薇蕨:吃野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采白术》,描绘了在吴山之上,清晨的雾气与青翠的草木交织,白术这种神奇的草药在此生长,诗人手持锄头在秋月下辛勤采摘。采完后,他在寒冷的山涧清洗,白术的香气持久不散。夜晚,他以石泉为火烹煮,早晨则烟雾缭绕于岩洞之间。诗人借此表达对白术延年益寿功效的赞美,虽然自己并非如伯夷、叔齐那样坚守节操,但仍对白术带来的健康长寿心生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富有自然之趣和生活哲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采石月赠郭功甫

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

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鱼上九天。

青山有冢人谩传,却来人间知几年。

在昔熟识汾阳王,纳官贳死义难忘。

今观郭裔奇俊郎,眉目真似攻文章。

死生往复犹康庄,树穴探环知姓羊。

形式: 古风

采杞

谁谓岸无杞,条其长矣。谁谓杞无实,烂其皇矣。

掇彼征矣,檐既盈矣。舍棘与蠹,造此宜酒。

维此宜酒,我挹我注。我饮我助,以养我吁。

形式: 古风

采芡

猬毛苍苍磔不死,铜盘矗矗钉头生。

吴鸡斗败绛帻碎,海蚌抉出真珠明。

磨沙漉水莩壳滑,斫桂煮釜风波声。

齿如编贝嚼明月,曼倩不复饥肠鸣。

莫论一斛贵与贱,堂上狼藉无由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见访

一游江山上,日日吟不足。

双锡忽来过,衣霜带初旭。

况能持茗具,向此烹新绿。中?水若饴,北焙花如粟。

还将尘虑涤,自愧冠缨束。

何以报勤勤,驰奴扣云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