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熊耳山

熊山为一丘,漳水为一壑。

夜眠云底床,昼登云外阁。

不知如何人,得来享此乐。

自恨尘缘深,不能顿辞爵。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熊耳山上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句“熊山为一丘,漳水为一壑”,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丘与溪谷的景象,熊山虽小却自成一景,漳水蜿蜒曲折,形成一道幽静的山谷。这样的环境,为隐居者提供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之所。

接着,“夜眠云底床,昼登云外阁”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夜晚,他躺在云底的床上休息,仿佛与天相接;白天,则登上云外的阁楼,似乎能触碰到云端。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既体现了隐士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对自由和超脱的追求。

“不知如何人,得来享此乐”一句,表达了对能够享受这种生活的人的羡慕之情。这里的“如何人”,可能指的是那些能够摆脱世俗束缚、获得心灵自由的人。诗人通过这一疑问,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自恨尘缘深,不能顿辞爵”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陷尘世、无法立即辞官归隐的遗憾。这里的“尘缘”指世俗的牵绊,“爵”则象征官职和权力。诗人自知难以摆脱这些束缚,内心充满矛盾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在熊耳山上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理想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2)

无名老人(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存句(其一)

对客谈黄卷,呼童烹紫芝。

形式: 押[支]韵

存句(其二)

性似山猿独,心如野鹤孤。

形式: 押[虞]韵

存句(其三)

颐神春寂寂,调息夜绵绵。

形式: 押[先]韵

存句(其四)

俯仰长春景,遨游不夜乡。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