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尔生见天地,较我两岁迟。
儿童作壮夫,恍若旦暮期。
诗礼久服膺,飞鸣当及时。
慎勿醉乡去,志士良耻之。
这首诗通过对比孩童与成人的成长速度,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把握时机的重要性。诗中提到“尔生见天地,较我两岁迟”,意味着对方的生命旅程比自己晚了两年,以此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儿童作壮夫,恍若旦暮期”描绘了从孩童成长为壮年的迅速变化,仿佛就在朝夕之间,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
“诗礼久服膺,飞鸣当及时”则进一步点明了学习与成长的关系,指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诗礼),应当抓住时机,实现自我价值的飞跃。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期待,也是对对方在人生关键阶段把握机遇的鼓励。
最后,“慎勿醉乡去,志士良耻之”告诫对方要警惕沉溺于享乐(醉乡),这是有志之士所应避免的行为。这句话既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醒,也暗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指导,即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而非仅仅满足于物质或感官的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成长与学习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对个人行为选择的指导,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真挚关怀。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姑苏一都会,井径分龙鳞。
风俗如郓城,臧否朝朝新。
况尔随侍子,动与嫌疑邻。
延笃傥可师,不如陪古人。
至远挽不来,庭竹屡陨箨。
剖鱼得素书,颇说甘寂寞。
矫枉勿过正,执中思子莫。
他年同我心,俯仰无愧怍。
至虚走桥门,所乐在群居。
群居固可乐,他途亦纷如。
合抱自毫末,要须慎其初。
大带有馀否,此语当急书。
詹何我师友,文行悬高名。
天命岂易度,栖迟尚柴荆。
省定馀白昼,相与发大鸣。
才进非故吾,从此难为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