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东莱城示海傍观者

老稚相携出翳林,玉沙堤上听车音。

便安赤子朝廷意,补助清时使者心。

畎亩均休无一役,岁时赈乏有千金。

东人祇见东溟阔,不识君恩似海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官府对百姓生活的关怀与帮助,展现了宋代官员对于民生的重视。首句“老稚相携出翳林”描绘了一幅老幼携手走出密林的画面,充满了温馨与和谐,体现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接着,“玉沙堤上听车音”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车音在玉沙堤上回响,象征着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便安赤子朝廷意,补助清时使者心”两句表达了朝廷对于百姓的深切关怀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官员们在治理国家时的用心与决心。他们致力于安抚百姓,改善民生,希望在清明的时代里,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畎亩均休无一役,岁时赈乏有千金”进一步强调了政府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困难时期的救济措施。通过均匀休息农田,避免过度耕作,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同时,在年岁歉收或灾害发生时,能够提供充足的救济资金,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最后,“东人祇见东溟阔,不识君恩似海深”以大海的广阔比喻君主的恩泽深厚,表达了百姓对君主恩惠的感激之情。尽管人们可能只看到大海的广阔,却无法真正理解君主给予的恩惠如同大海一样深沉与宽广。这不仅体现了君主的仁慈与伟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治国理政的高度赞扬和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宋代官员对于民生的关怀、国家治理的智慧以及君主恩泽的伟大,是一首富有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再和孙正甫音字韵呈舍人

峨峨气格冠书林,落落文章叩玉音。

暂别谏垣虚谠论,聊持使节慰焦心。

红尘翠霭飘衣绣,紫幅黄油护印金。

采尽舆情将入告,谋谟谁得见精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九月二十二日黄县道中遇雪

九日登州路,西风暴作威。

黄桑犹半在,白雪已交飞。

惯见邦人眼,难当旅客衣。

来思尚稽咏,遽此对霏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将至登州

长途冉冉马萧萧,风势横来带雪飘。

雁队去成铧觜阵,蚁樽行向剑头挑。

气清肝膈诗还健,寒切肌肤酒易消。

顾我不才无寸补,徒瞻使骑旆旌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闻潮

钱塘江上吾家近,惯听秋潮动地鸣。

今日蓬莱于役处,却疑身在故乡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