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行送弄令公之华州

韩山高,韩山高,韩山参列耸千尺。

昌黎刺此数登临,千年山斗留方迹。

手植韩木尚繁华,繁华科第占破白。

韩江涨海水连天,长虹跨渚号鞭石。

山川草木尽呼韩,只是忠贞系今昔。

今昔由来未易攀,忽有仙凫飞赤舄。

飞从建业渥洼来,毛有文章常五色。

只受翔云入青霄,不溷鸡群啄秀麦。

不为搏击效鹰鹯,不受樊笼染污泽。

数年展翼蔽韩山,天涯三老咸啧啧。

一朝丹凤衔书来,为怖鳄鱼胥辟易。

仙凫闻书旋建业,建业未须停六翮。

太华十倍韩山高,每有神仙为窟宅。

卜师昔骑龙,叔卿时驾鹿。

神女餐玉浆,安期炼金液。

不可为榻亦为鼓,偃卧敲推真适适。

君不见四方削成两山开,关系巨灵伸手擘。

试携谢朓惊人诗,搔首青天问消息。

须臾雷动与云行,霖雨苍生千古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韩山为背景,描绘了韩山的雄伟壮观,以及韩山与昌黎(韩愈)之间的历史渊源。诗中提到韩愈曾多次登临韩山,并在此留下了足迹和影响。韩山上的树木依然繁茂,象征着韩愈科举成功的影响。韩江与大海相连,长虹跨越,形成鞭石,山川草木都仿佛在呼唤韩愈的名字,强调他的忠贞精神跨越时空。

诗中还描述了韩山的地理特征,如韩江的涨潮与退潮,以及长虹跨越的壮观景象。山川草木的叙述,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韩愈品德的赞美。接着,诗人通过“今昔由来未易攀”表达了对韩愈精神难以超越的感慨,随后引入了仙凫(传说中的仙鸟)的故事,进一步渲染了韩山的神秘与神圣。

仙凫从建业(南京)飞来,毛色五彩斑斓,不与凡鸟为伍,象征着韩愈的高尚品格。它不为世俗所累,自由飞翔于青云之上,展现了韩愈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诗中还提到了韩山与华山的对比,暗示韩山虽高,但与华山相比仍有不及之处,但韩愈的精神却能超越一切。

最后,诗中引用了谢朓的诗句,表达了对韩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韩山景色的赞叹。雷动云行、霖雨苍生的描写,寓意韩愈的精神如同甘霖,滋润着人民的心田,影响深远。整首诗通过对韩山的描绘,以及对韩愈事迹的赞颂,展现了对这位古代文人学者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550)

林熙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郡博转谕恭城

鼓箧瀛州地,环桥愿执鞭。

阳春传白雪,皓月映青毡。

山斗绳千载,图书只一肩。

苍梧新树色,风动未央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瑶会行为萧太母九十祝

君不见西方有水天上来,波光月色映蓬莱。

负津千顷不可即,愿驾长虹赴瑶台。

瑶台之上坐仙姥,试问年岁不知数。

白雪为发霓为裳,婆娑世界无今古。

手植桃树东园边,绕风擎露拂九天。

十围盘曲三千里,开花结实六千年。

更有青鸾集凤诸,葳蕤垂翼翩翩举。

一鸣喈喈中五音,为报潮阳有仙侣。

潮阳仙侣发垂肩,九十持戒学探玄。

茫茫雾下频飞舄,凌风泠泠阆苑前。

阆苑华筵为谁祝,亲捧蟠桃大如斛。

姥云一啖可长生,无用茹芝亦辟谷。

仙侣有郎河降神,少年手掣生麒麟。

裒然海内观上国,玉皇香案为近臣。

不愿登天飞赤舄,只愿乌鸟依刘膝。

白云缥缈碧天长,一门同占仙人籍。

仙人灏气萃一家,孙曾莱彩杂吹笳。

昔有和熊与画荻,未闻曾占百岁槎。

须臾天上鸾章下,争看丝纶五色射。

毋为金母子凌烟,不负当年种桃者。

形式: 古风

送赖警商归丰城兼怀徐匡岳

直奁原道访潮阳,此日归与羡骕骦。

久索玄珠探象罔,远携神剑耀龙光。

凤城结驷书盈箧,鳄渚开帆酒一觞。

更忆徐孺高北斗,千年倡和在南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乙卯贱辰买舟抵北溪课耕时儿孙及叶印峰堪舆蔡同州楷书同行而西席黄悟一亦尾舟后至呼卢剧饮颇属胜游为赋近体四首(其一)

花甲周过四,韶华玉兔移。

虽云胸愈赤,转觉鬓成丝。

曕日依南极,溯流憩北溪。

山川閒寄傲,敢诵主恩垂。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