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早欲参禅,竟无相识缘。
道场今独到,惆怅影堂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表达了诗人想要参禅却又感到孤独无伴的寂寞心情。开篇“日早欲参禅,竟无相识缘”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愿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表明他想在清晨的时候去参加禅修活动,但却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
中间的“道场今独到,惆怅影堂前”两句,则描绘了诗人最终还是孤身一人来到了道场的情景。这里的“道场”指的是佛教的修行之地,而“独到”则强调了他的孤独感。"惆怅"一词形容心中的不快和忧伤,而“影堂前”则是诗人在空旷的禅堂前所感到的情绪投射,显得分外凄凉。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同时也折射出了他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昔祭郊坛今谒陵,寺中高处最来登。
十馀年后人多别,喜见当时转读僧。
闻师行讲青龙疏,本寺住来多少年。
静扫空房唯独坐,千茎秋竹在檐前。
白君去后交游少,东野亡来箧笥贫。
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
忆昔君登南省日,老夫犹是褐衣身。
谁知二十馀年后,来作客曹相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