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阮公咏怀(其六)

飘风振玄幕,若木零朱华。

六龙匿西山,濛汜扬其波。

翩翩市中子,于心太回邪。

不见憔悴色,但闻慷慨歌。

卑危诚未远,祸乱岂在多。

人人恤其私,安能尚顾他。

已矣勿重陈,嗟予可奈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飘忽动荡的自然景象和世态人情的画面。"飘风振玄幕,若木零朱华"运用比喻,形容狂风摇动深色的天幕,象征着时局的动荡不安,而"六龙匿西山,濛汜扬其波"则暗示了权力中心的隐退和混乱的局势。接下来,诗人批评了市井之人只关注个人得失,对社会疾苦视而不见,"翩翩市中子,于心太回邪",表达了对自私行为的不满。

"不见憔悴色,但闻慷慨歌"揭示了人们对外界苦难的冷漠,只沉浸在自己的歌声中。诗人进一步指出,虽然个人身处卑微危险之中,但更大的祸乱可能正在酝酿,"卑危诚未远,祸乱岂在多"。然而,人们只关心私利,无暇顾及他人和大局,"人人恤其私,安能尚顾他",这让人感到无奈。

最后,诗人以"已矣勿重陈,嗟予可奈何"收束,表达出对世事无常和人心难测的深深感叹,流露出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哀叹。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批判了社会风气,展现了作者的忧患意识。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

穷漠万馀里,海水周四隅。

中原勒千乘,翱翔顺风趋。

白羽翩翻飞,一军惊且呼。

扬鞭下高阙,长缨系单于。

右行临月窟,左旋出日区。

立功何足矜,猛气聊以舒。

形式: 古风

效阮公咏怀(其十七)

蟾蝫宿南箕,阴魄沦东溟。

乘风避其灾,首旦集鲁城。

神飙鼓洪涛,雷电正纵横。

大鱼裂地底,昆崙势如倾。

西山有精卫,举翼方远征。

志意岂不伟,惜哉焉所成。

形式: 古风

效阮公咏怀(其十八)

龙伯有大人,轻出越故疆。

东上五山巅,学钓尾闾傍。

六鳌曳独茧,员峤沉北荒。

天汉断西流,海水自飞扬。

列仙涕滂沱,帝侧巧中伤。

手中握朽骨,魁垒不得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效阮公咏怀(其十)

生才良不幸,处世诚独难。

扬娥兴妒阶,怀璧贾罪端。

灵均既见放,韩非亦自残。

奉身失所从,慷慨使我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