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小竖锄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首(其二)

众壑生寒早,长林卷雾齐。

青虫悬就日,朱果落封泥。

薄俗防人面,全身学马蹄。

吟诗坐回首,随意葛巾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山谷里的寒气早早升起,长长的树林中雾气缭绕如同卷起一般。
青色的虫子挂在阳光下,红色的果实落下沾染了泥土。
浅薄的风俗让人防备心重,模仿马蹄的动作以求全身安全。
坐着吟诗时,我不禁回头,随意地低下戴着葛布头巾的脑袋。

注释

众壑:山谷。
生寒早:早早升起寒气。
长林:长长的树林。
卷雾齐:雾气缭绕。
青虫:青色的虫子。
悬就日:挂在阳光下。
朱果:红色的果实。
封泥:沾染泥土。
薄俗:浅薄的风俗。
防人面:防备心重。
全身:全身动作。
学马蹄:模仿马蹄。
吟诗:吟诵诗歌。
回首:回头。
葛巾:葛布头巾。
低:低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受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首句“众壑生寒早”写出了秋天山谷间的清晨气候,寒冷而又迅速降临,透露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紧接着,“长林卷雾齐”则描绘了一片迷雾缭绕的森林景象,树木被浓雾笼罩,让人感觉到一种神秘与隔绝。

“青虫悬就日”中,诗人用青虫攀附于树枝之上晒干身体的形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朱果落封泥”则是对秋季果实成熟后自然脱落的描写,其色彩鲜明且带有土壤气息,展现了一个生命周期结束的画面。

“薄俗防人面”一句,用一种隐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疏离和不屑。通过“全身学马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像马蹄那样坚韧,能够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保持独立自主。

最后两句,“吟诗坐回首,随意葛巾低”,则是诗人在自然界中找到了灵感,沉浸于诗歌创作之中。诗人的心情似乎也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得宁静和从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季节变换所带来的孤寂氛围,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课小竖锄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首(其三)

篱弱门何向,沙虚岸只摧。

日斜鱼更食,客散鸟还来。

寒水光难定,秋山响易哀。

天涯稍曛黑,倚杖更裴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逢唐兴刘主簿弟

分手开元末,连年绝尺书。

江山且相见,戎马未安居。

剑外官人冷,关中驿骑疏。

轻舟下吴会,主簿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

凭高送所亲,久坐惜芳辰。

远水非无浪,他山自有春。

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

天际伤愁别,离筵何太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

如何碧鸡使,把诏紫微天。

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

青城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