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谢闺友赠兰

陌上春如绮。赏韶华、香车宝马,笙歌丛里。

惟有梨花庭院静,花下重门悄闭。

任绿暗、苍苔生砌。

莺语似怜春寂历,便菱花、怕对人憔悴。

閒刻遍,琅玕翠。数枝玉盎遥相寄。

觉一室、琴书暗泽,国香清媚。

濯濯芳姿丛碧玉,似带幽人风味。

敢轻得、神仙分佩。

闺秀词坛君拔帜,读新诗、韫意无能会。

同心赠,宁无愧。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谢闺友赠兰》是清代女诗人范贞仪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赠兰的雅致情感。

开篇“陌上春如绮”,以绮丽的春景为背景,渲染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接着“赏韶华、香车宝马,笙歌丛里”,描绘了人们在春日里欢聚畅饮的热闹场景,而“惟有梨花庭院静,花下重门悄闭”则巧妙地将喧嚣与宁静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之美。

“任绿暗、苍苔生砌,莺语似怜春寂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氛围,绿苔蔓延,莺啼声声,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寂寞。接下来“便菱花、怕对人憔悴”,以菱花自喻,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光易逝的感伤之情。

“闲刻遍,琅玕翠。数枝玉盎遥相寄”中,“琅玕”指竹子,这里借指兰花,诗人通过刻画兰花的翠绿与高洁,展现了其与闺中友人的深厚情谊。兰花被寄予远方,象征着友情的跨越与传递。

“觉一室、琴书暗泽,国香清媚”描绘了室内琴音悠扬,书香弥漫,国色天香的兰花增添了几分清雅之气。最后“濯濯芳姿丛碧玉,似带幽人风味”,赞美了兰花的高洁与脱俗,仿佛是隐士的象征。

“敢轻得、神仙分佩”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珍视与敬仰,不敢轻易亵渎其高洁之气。“闺秀词坛君拔帜,读新诗、韫意无能会”则是对友人赠诗的赞赏与回应,表示自己虽未能完全领会其中深意,但对其才华与情感的表达深感敬佩。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和赠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女性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

收录诗词(44)

范贞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同四姑过先舅绿雪山房

仙去久,重到读书庐。

纸破閒窗风淅沥,诗留旧壁粉模糊。能不忆当初?

循廊去,仍坐碧山芜。

霜月凄清梅影瘦,寒风峭急雁声孤。清泪各沾襦。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莺啼序.同人泛舟水绘庵,用彭骏孙先生闺情韵

渐可忘机,海上客、共亲鸥鸟。

白驹隙、逆旅光阴,又看一度春杪。

避俗喜于尘事远,高舂不觉东风晓。

负一春烟景,论兴味,年来少。

乍雨馀寒,花禁不放,做露凝霜缟。

恰新晴、日煖风和,远天纤翳如扫。

惹无端、傍柳随花,旧心情、祛除未了。

似元都,千树齐开,刘郎重到。

激流植援,稳载檀槽金粟,汎柳堤荇沼。

听绛雪回风,绿水无波,青山微笑。

翼拊禽飞,蛟潜壑舞,暝云不散鱼龙静,影一碧、疏星夜深悄。

当歌对酒,厌厌不醉谁归,觞无算,筝琶搅。

深源何事,咄咄书空,短鬓银丝袅。

剩有菟裘才就,松菊犹存,人生行乐,风光真好。

玉山心迹,姓名金谷,古人秉烛非无意,待深林、明月来相照。

问他招隐荒途,朝市山林,安知大小。

形式: 词牌: 莺啼序

望江南.咏烛

筵上烛,心篆未成灰。

红泪有时流醉靥,清光彻夜照银台。更漏漫相催。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朝中措.和迦陵弟游平山原韵

邗江潮怒卷秋风,远岫影空濛。

一片苍茫极目,萧然逸致凌空。

锦缆尘迷,琼花香冷,鍊句能工。

重忆扬州何处,遥天目断飞鸿。

形式: 词牌: 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