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木犀

路人攀折半成荒,何似山中自在芳。

可耐西风相料理,为谁消得许清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道旁木犀花的美丽与清幽,以及其在自然中的自由与宁静。首句“路人攀折半成荒”,形象地展现了木犀花在路人的采摘下逐渐凋零的情景,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美的破坏。接着,“何似山中自在芳”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山中木犀花自在生长状态的向往和赞美,突出了自然环境对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后两句“可耐西风相料理,为谁消得许清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西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木犀花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表现了其坚韧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质。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谁能够欣赏到这如此之多的清香?”这不仅是对木犀花香气的赞美,也是对那些能够静心欣赏自然之美的人的呼唤,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旁木犀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类破坏自然行为的反思,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24)

严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园丁

种竹宜疏延夜月,浇花须早趁晨阴。

溪边钓石勤时扫,恐有诗人来醉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舟中夜酌别邓均

共对船头月,通宵语未终。

乡关几岁别,笔墨小时同。

江影高低树,秋声断续鸿。

相逢浑草草,明日又西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发清湘(其一)

归棹将秋色,三湘是胜游。

湾回仍小屿,滩过尽平流。

临水闻僧磬,隈岩隐钓舟。

江头每佳处,沽酒小夷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发清湘(其二)

花树移方活,丁宁莫损残。

待逢春气暖,开与后人看。

酒任随车载,诗从就柱刊。

料应吟赏处,说著种时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