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葛大卿题江氏寒光阁

溪凝蓝黛合双川,阁在千岩万壑前。

漱石我思清病齿,倚琴谁共听流泉。

云生北岭横空白,春入东郊一望鲜。

况是江南风物好,待君重咏四时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溪水深蓝如黛色绸带,两河交汇于山峦之间。
阁楼矗立于千岩万壑之前,我在洗石间思考,清泉漱齿,期待有谁能共享这琴声与流水的乐章。
云雾从北方山岭升起,遮盖了天空,春天的气息涌入东郊,满眼都是生机盎然。
更何况江南的风光如此优美,期待你再次吟咏这四季变换的天地之美。

注释

溪:河流。
凝:凝聚。
蓝黛:青黑色。
合:交汇。
双川:两条河。
阁:楼阁。
漱石:以石洗齿。
清病齿:清洗牙齿,使头脑清醒。
倚琴:靠着琴。
流泉:流动的泉水。
云生:云雾升起。
北岭:北方的山岭。
春入:春天来临。
鲜:鲜艳,生机勃勃。
况是:更何况是。
江南:江南地区。
风物:风景。
好:美好。
待:等待。
重咏:再次吟唱。
四时天:四季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以寒光阁为中心,展现了江南的自然美景。首句“溪凝蓝黛合双川”,通过比喻,写出溪水如黛色绸带般汇合,形成两条河流,展现出水色的深邃与宁静。阁楼矗立于崇山峻岭之间,显得孤高而醒目,“阁在千岩万壑前”强调了其地理位置的险要和视野的开阔。

诗人借漱石自比,表达心境的清幽,暗示自己在静谧的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净化,“漱石我思清病齿”。倚琴听泉,更是寓情于景,流露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期待有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云生北岭横空白”描绘出云雾缭绕的山岭景色,增添了神秘与深远感,而“春入东郊一望鲜”则展示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最后,诗人以江南风物的美好作结,邀请朋友一同欣赏四季变换,再次强调了寒光阁作为观景胜地的魅力。

整体来看,苏颂的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又展现了江南山水的韵味,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蒋颖叔游西湖入南屏山

楼台高下满仙风,疑是蓬莱象帝宫。

湖面涵虚云漾漾,山腰藏景石珑珑。

松筠影出红尘外,钟梵声来碧落中。

薄暮将归起馀思,落霞飞鹜正横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韩康公对雨即事有怀五弟

燕閒谁伴泛金焦,注想鸰原望泬寥。

接客后堂聊造适,偃藩临汝正逍遥。

齐名孟季须爰立,一致夷聃异反招。

笔札文章俱第一,风流今不数三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签判太博谢府公新诗墨迹

幕府雍容但省文,笔精诗格两难伦。

临池得法毫端健,击钵成篇藻思新。

征虏雅歌追乐事,兰亭赓唱掩芳尘。

梁王宾友邹枚在,末至惭非赋雪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签判同登介亭

纷纷尘事厌烦冥,何处能令爽气生。

簿领欲迷头不举,烟霞才望眼偏明。

门临沧海千重险,地压高丘一再成。

若论三山方外境,须将此地拟浮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