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庆出游夜归

杖藜寻胜惬幽情,芒屦如飞病体轻。

迎客野梅才半吐,避人山雉尚徐行。

东溪水落滩声壮,南岭云酣雪意成。

薄暮归来僧已定,佛龛独对一灯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拄着藜杖寻找美景,心中充满隐逸之情,穿着草鞋仿佛身体都轻盈了。
野梅刚刚绽放一半迎接客人,山中的野鸡却怕人,慢慢行走。
东溪的水位下降,流水声显得雄壮,南岭的云彩浓厚,像是醉酒后的雪景正在形成。
傍晚时分归来,僧人们已经安顿,独自面对佛龛,只有那一盏灯明亮。

注释

杖藜:藜杖,一种竹制的手杖。
幽情:隐秘而深沉的情感。
芒屦:草鞋。
病体轻:感觉身体轻松,可能有夸张成分,表示心情愉快。
野梅:野生的梅花。
半吐:刚刚开始绽放。
山雉:山鸡。
东溪:河流名,东方的溪流。
南岭:南方的山脉。
云酣:云彩浓厚,像人喝醉了酒。
雪意成:预示着即将下雪。
薄暮:傍晚。
僧已定:僧人已经安顿好。
佛龛:供奉佛像的小屋。
一灯明:一盏灯亮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馀庆出游夜归》,描绘了诗人拄着藜杖在山间游玩的惬意情景。首句“杖藜寻胜惬幽情”展现了诗人带着愉悦的心情,漫步在幽静的山林中。第二句“芒屦如飞病体轻”则写出了诗人虽然身体略有不适,但因心情愉快而脚步轻快。

接下来,“迎客野梅才半吐,避人山雉尚徐行”两句,通过野梅初绽和山雉悠闲行走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宁静与生机。诗人观察入微,将自然景色描绘得生动活泼。

“东溪水落滩声壮,南岭云酣雪意成”描绘了东溪流水在秋季水量减少,发出响亮的声音,而南岭上云层浓厚,仿佛预示着冬雪的到来。这两句寓情于景,富有动态感。

最后,“薄暮归来僧已定,佛龛独对一灯明”以傍晚归家,僧人已在禅定中结束一天的活动,诗人独自面对佛龛,只有明亮的灯光陪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余庆出游的所见所感,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余得木杖于秦望山中今三十年矣陇蜀万里未尝相舍戏赋长句赠之

提携到处觉身轻,楚泽秦关不计程。

只道维摩无侍者,谁知上座是同行。

青鞋白拂真相称,湘竹溪藤误得名。

珍重从今常倚壁,住庵吾欲过浮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余得芦竹拄杖于舍傍民家似芦非芦坚劲轻滑色如栗玉入手错然微有声它杖莫及作五字唐律记之

轻坚芦竹杖,入用自龟堂。

挺节冰霜后,论交岁月长。

心空无宠辱,时异有行藏。

老病登临少,何妨日倚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作字

整整复斜斜,翩如风际鸦。

书成半行草,眼倦正昏花。

未办仓盛笔,宁能锥画沙。

老夫端可愧,头白不名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作竹篱成因把酒其间戏题四十字

今日偶暄暖,卧闻林鸟呼。

虽思大白饮,未免小苍扶。

柳色动篱外,梅花来座隅。

夕阳红满野,更复倒残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