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宿田舍》由金代诗人马定国所作,通过描绘一次在乡间住宿的经历,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
首句“狂风作帚扫春阴”,以狂风喻为扫除阴霾的工具,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接着,“投宿田庐话古今”一句,点明了诗人夜宿农家,与农人交谈古今之事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
“尊俎只如平日事,干戈方识古人心”两句,通过对比日常的宴饮与战乱中的心绪,揭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惜以及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的深切感受。尊俎(宴席上的酒器)象征着和平与欢聚,而“干戈”则代表战争与苦难,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凄凉一树梅花发,迤逦千门柳色深”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梅花的开放与柳色的加深,不仅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希望与生机的到来,与前文的“狂风”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天子蒙尘终不返,酒酣相对泪沾襟”两句,以历史上的悲剧事件——天子流离失所,无法返回故土,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在酒宴中,面对这样的历史悲剧,诗人不禁泪湿衣襟,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