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至元元贞间客杭得交子行父虽齿在余先甚款密也余往来于杭有年间归吴门每承以诗或书尺见寄今犹有存者其过山村翁诀别之诗按胡汲仲先生冢铭乃至大四年也越三十一年为至正改元始见其手迹于卢山甫家感悼之馀为作七言一首以附于后亦挽之之意云时余六十又四

无家人拟地行仙,自号青霞小洞天。

爱竹每留缘郭寺,吹箫时泛过湖船。

诗魂渺渺波摇月,篆脚垂垂雨在川。

老我犹能见遗墨,可堪回首断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钱良右所作,通过“无家人拟地行仙,自号青霞小洞天”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追求超凡脱俗、向往仙境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爱竹每留缘郭寺,吹箫时泛过湖船”描绘了诗人喜爱自然、与竹林寺庙、湖上船只相伴的闲适生活场景。

“诗魂渺渺波摇月,篆脚垂垂雨在川”这两句则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诗人的才华比作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摇曳的月影,以及在雨中蜿蜒的篆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作品如同月光般深远,如同雨水般细腻,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生命的韵律。

“老我犹能见遗墨,可堪回首断桥边”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逝去友人的深深哀思。这里“遗墨”不仅指诗人的书法作品,更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痕迹。而“断桥边”的意象,则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让人不禁回想起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0)

钱良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赵子固兰蕙图二首(其一)

生意苦不繁,托根那计畹。

只怜君子花,西风亦相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阮]韵

题赵子固兰蕙图二首(其二)

百亩不同调,数花常自春。

风流高韵在,优孟是何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题赵子固四香画卷

名卉交加迥绝尘,芳香秀色映清真。

岁华相对空山晚,不羡长安桃李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所南老子推篷竹图

南翁高卧似渊明,不种黄花种竹君。

挂起北窗长见此,苍烟一抹带斜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