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呈安国(其一)

悬知雨意未渠已,一夜檐声到枕间。

晓上高楼望云气,蛰龙千丈起西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我猜想雨意还未消散,整夜的屋檐滴水声直达枕边。
清晨登上高楼眺望云雾,沉睡的巨龙似乎从西山升起。

注释

悬知:预料。
雨意:降雨的迹象。
未渠:尚未完全。
檐声:屋檐滴水声。
枕间:枕头旁边。
晓上:清晨登楼。
高楼:高耸的楼房。
望:远望。
云气:云雾缭绕。
蛰龙:冬眠的龙,比喻沉睡的山川。
千丈:极高的程度。
起:升起。
西山:西方的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的春雨为干涸的大地带来生机与希望的景象。开头两句“悬知雨意未渠已,一夜檐声到枕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雨水的期待,以及雨声伴随入睡又陪伴醒来,这种雨意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境。

第三句“晓上高楼望云气”则是诗人从高楼上眺望天际,感受着那变化莫测的云气,这里的“晓上”表达了清晨时分的宁静与希望,而“望云气”则映射出诗人心中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最后一句“蛰龙千丈起西山”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场大雨过后的景象,“蛰龙”形容电闪雷鸣,充满了力量与生机,而“千丈起西山”则是对山势变化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在春雨洗礼下的复苏。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前后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与希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中循环往复之美好的感悟。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喜雨呈安国(其二)

早秧出陇蚕已丝,眼中一雨正垂垂。

农家辛苦渠能识,请诵周公七月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渡兴乐江望祝融

日上宁容晓雾遮,须臾碧玉贯明霞。

人谋天意适相值,寄语韩公不用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游岳寻梅不获和元晦韵

眼看飞雪洒千林,更著寒溪水浅深。

应有梅花连夜发,却烦诗句写愁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登山有作

上头壁立起千寻,下列群峰次第深。

兀兀篮舆自吟咏,白云流水此时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