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鹧鸪飞尽一洲绩,帆带秋云度远津。
底事愁看画中景,昨朝曾送渡江人。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日黄昏时分,江面上的一幅宁静而略带离愁的画面。"鹧鸪飞尽一洲绩",通过鹧鸪的消失,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洲上的绩麻工作也已完成,可能象征着生活的劳作与结束。"帆带秋云度远津",帆船乘着秋云之色,穿越遥远的渡口,画面中流露出淡淡的离别情绪。
诗人看着这幅画中的景象,不禁心生愁绪,"底事愁看画中景",他问自己为何会对画中的情景感到如此忧郁。原来,这画中的渡江场景让他想起了昨日送别的人,那份离别的记忆仍然鲜活,使得眼前的画作触发了他的情感共鸣。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将观画者的内心感受与画中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慨。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少壮无欢似老时,身穷宁坐苦吟诗。
卧思三十年来事,一半间关在乱离。
倦仆厨中睡已安,吹灯呼起冒霜寒。
酒醒无限悲歌意,不觅书看觅剑看。
未得看春愁不禁,此日聊复试幽寻。
行人入村花宛宛,吠犬隔水树深深。
春水满田如一湖,入田放艇看鹅雏。
女郎祠下野花杂,老子门前沙树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