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关山月》(其二)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关月夜的凄凉景象与深沉情感。
开篇“关山月,何惨悽”,以“关山月”为题,点明了地点与时间,同时以“何惨悽”二字直接渲染出月夜的悲凉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城上吹笛乌复啼,城下秋草白萋萋”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城上城下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乌鸦的啼叫与秋草的白茫茫,共同营造出一种孤寂、荒凉的意境,进一步加深了悲凉之感。
“安得长风吹此月,直向石洞青松枝”则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他渴望有一阵长久的风能吹拂这轮孤月,让它栖息在青松之上,寓意着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现实困境中寻求解脱的渴望。
最后,“关山月,无尽时”一句,以“无尽时”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关山月”,也暗示了这种悲凉与渴望的永恒存在,表达了诗人对边关月夜永恒不变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边关月夜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