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驾行.深秋复有广陵之行,先简寄阮亭、羡门

宫河杨柳,隋苑莺花竹西路,是前人、断肠处,年年长忆烟途。

吾徒。

烧兰作烛,裁诗擘锦东阁畔,翠盘妙舞白苎,红牙倒尽琼苏。

歌呼。更清谈挥麈,回头残月落金铺。

恰又是、离人欲别,分唱骊驹。踟蹰。

西园北里,况教曾醉当垆。

想芙蓉丛菊,二分明月,蕊女花奴。徐徐。

便十年一梦,赢得虚名薄倖无。

向平山、重到还怕,见衰草寒蒲。

形式: 词牌: 引驾行

鉴赏

这首清代邹祗谟的《引驾行·深秋复有广陵之行,先简寄阮亭、羡门》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广陵行旅图景,充满了怀旧与离愁的情感。开篇以“宫河杨柳”、“隋苑莺花”和“竹西路”等意象,勾勒出昔日繁华的隋唐遗迹,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断肠处,年年长忆烟途”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烧兰作烛,裁诗擘锦东阁畔”则展现出诗人与友人在文雅的环境中共度时光,品茗赋诗,舞姿曼妙,音乐悠扬,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文化氛围。

“回头残月落金铺”描绘了夜色渐深,月落西窗的场景,烘托出离别的凄凉。“离人欲别,分唱骊驹”直接点明了即将的分别,增添了离别的伤感。接下来,“西园北里”和“曾醉当垆”回忆起与友人欢聚的场景,而“想芙蓉丛菊,二分明月”则借景抒情,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十年一梦”表达出时光荏苒,人生如梦的感慨,“赢得虚名薄倖无”流露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结尾以“向平山、重到还怕,见衰草寒蒲”收束,预示着诗人对再次相见时可能面对的物是人非的忧虑,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广陵之行的期待与离别之情的交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41)

邹祗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治十五年进士。与陈维崧、黄永、董以宁号毗陵四子。记忆力特强,古今人爵里姓氏、世次年谱,无不悉记。见魏禧兄弟古文,大为赞赏,逢人辄称道,宁都三魏由此知名。有《远志斋集》

  • 字:吁士
  • 号:程村
  • 籍贯:清初江南武进

相关古诗词

西平乐.久雨,中秋见月,因忆去年虎阜胜游,用周清真韵

乱雨分秋,浓烟护晚,望远极目偏赊。

万顷琉璃,广寒何处,浮云捲尽还遮。

叹杨柳为侬憔悴,蟋蟀为侬凄戚,催寒几阵,西风空庭,湿尽寒沙。

试问琼楼瑶阙,当此夕、何事使人嗟。

啸呼风伯,招寻月姊,桂魄飞来,素影横斜。

从今愿、分餐玉屑,长驾金枢,更自左持欢伯,右把婵娟,好待冰壶濯蕣华。

回忆芳时,兰舟同舣,画阁双凭,舞罢霓裳,景色溶溶,教人好觅伊家。

形式: 词牌: 西平乐 押[麻]韵

六丑.同周兼三小饮广陵园亭,因话西泠旧游,偶拈周清真韵寄感

见春光又去,肠断处、年年轻掷。

堤柳乱飘,双双飞燕翼。掠波无踪。

只因狂做病,将颠赚醉,遍粉塘香国。

风流何处寻钗泽。浮白红楼,踏青紫陌。

准拟受他怜惜。待挑灯剪烛,细语窗槅。春心寂寂。

只唾花袖碧。面叶钿黄,微闻消息。座中顾曲佳客。

话旧游苏小,欢情何极。更匆匆、绝缨欹帻。

誓今后、怜水怜山,不过远山垆侧。

驾扁舟、趁伊潮汐。自思量、惟有凄凉梦,一生值得。

形式: 词牌: 六丑

夜半乐.题元人画韩熙载夜宴图

当时江左风味,玉笙吹彻,天许轻狂暇。

有北海韩郎,才名潇洒。

玉鸾视草,铜螭署敕,更闻弟畜徐铉,客呼舒雅。

行乐地、歌舞争兰夜。

铜盘绛蜡耿耿,芳樽细浪,长鲸倾泻。

香雾暖、满堂玉人如画。

宛转搊弦,激昂挝鼓,沉沉月隐花明,鱼脂飘灺。

交翠舄、花冠暗中卸。

到此不觉,缨绝履遗,良宵无价。那羡南朝官仆射。

动君王、恰赢得虎头偷写。看明月、梅岭冈前者。

谢公墩畔风流话。

形式: 词牌: 夜半乐

六州歌头.戏作简僮约,效稼轩体

僮来语汝,约法告而曹。吾所命,只数事,汝母嚣。

记来朝。

红药栏干畔,缚棕帚,摩苔石,除菊蠹,移兰盎,早须浇。

庭际几头丹鲫,戏蘋藻、粉饵时调。

便闲将短竹,扶植美人蕉。弹雀驱枭,莫逍遥。

宜勤应答,捷趋走,护书箧,整诗瓢。

燕几侧,博山内,水沉烧,火毋焦。

煮茶铛频熟,便蟹眼,听松涛。

吾无事,痛饮酒,读离骚。

若有客来时候,须涤盏、频进香醪。

且抱琴吹笛,长醉侣渔樵。门掩无敲。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