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赵鼎所作,名为《次韵张与之登巽亭(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不变事物的赞美。
首联“百年遗恨了难平,只有南山不改青”开篇即以南山的常绿不衰,对比人类历史的短暂和遗憾,强调了自然界的恒久与人类命运的短暂无常。接下来,“桥下温波秋渺渺,楼头霏雾晚冥冥”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温波与霏雾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祥钟福地衣冠盛,气润中天草木灵”则转向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将“祥钟”、“福地”、“衣冠”、“中天”等元素融入其中,既体现了对人间繁华的向往,也暗含了对道德风尚和精神追求的重视。“那得丹青绘缣素,烦君妙语写无形”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希望借助艺术的力量,将那些难以言表的深刻情感与哲思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对人生、社会、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