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营酬吕侍御时尚书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侍御以州邻寇贼复有水火迫于征税诗以见谕

不敢淮南卧,来趋汉将营。

受辞瞻左钺,扶疾往前旌。

井税鹑衣乐,壶浆鹤发迎。

水归馀断岸,烽至掩孤城。

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孔璋才素健,早晚檄书成。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我不敢在淮南悠闲度日,而是急忙赶来汉将的军营。
接受命令后我瞻望左面的斧钺,尽管抱病也要向前方的军旗挺进。
百姓们穿着破旧衣物仍感到满足,老人们捧着酒浆迎接我们的到来。
河水退去露出残破的河岸,烽火传来时我们只能守卫孤独的城池。
傍晚时分,千名骑兵归来,秋风吹过,集结起五军的力量。
孔璋才华出众且身体健壮,他很快就能完成檄文的起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中将领的生活场景和心境。诗人不敢在淮南安逸休息,因为他要随时准备前往汉营,参与军事行动。在接受命令时,他细致地观察左侧的兵器,虽然身体有疾,但还是坚持前往前线的旗帜下。

接下来两句“井税鹑衣乐,壶浆鹤发迎”展示了军中生活的一隅。士兵们通过征收井税和卖酒来获得微薄的收入,同时也享受着简单的欢乐。在这里,“鹑衣”可能指的是士兵们粗糙的衣物,“壶浆”则是指士兵们用壶装的酒,而“鹤发迎”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头发蓬乱的模样。

诗中随后的“水归馀断岸,烽至掩孤城”两句,表现出战事紧急的情景。水流回归却被阻断在岸边,而烽火警报已经到来,守军不得不紧闭城门以防备敌人。

晚上,当夕阳西下时,一位将领带着千名骑兵返回营地,秋风中五种不同的兵器声响起,这是战事频仍的写照。最后两句“孔璋才素健,早晚檄书成”表明诗人自己虽然身处战乱,但心灵依旧坚定,早晚都能完成自己的笔墨。

整首诗通过对军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战争紧张气氛的刻画,展现了唐代边塞将领的艰苦与坚韧。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负谪后登干越亭作

天南愁望绝,亭上柳条新。

落日独归鸟,孤舟何处人。

生涯投越徼,世业陷胡尘。

杳杳钟陵暮,悠悠鄱水春。

秦台悲白首,楚泽怨青蘋。

草色迷征路,莺声伤逐臣。

独醒空取笑,直道不容身。

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

青山数行泪,沧海一穷鳞。

牢落机心尽,惟怜鸥鸟亲。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

巴峤南行远,长江万里随。

不才甘谪去,流水亦何之。

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

清山独往路,芳草未归时。

流落还相见,悲欢话所思。

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蓠。

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

水云初起重,暮鸟远来迟。

白首看长剑,沧洲寄钓丝。

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

稚子能吴语,新文怨楚辞。

怜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别陈留诸官

恋此东道主,能令西上迟。

徘徊暮郊别,惆怅秋风时。

上国邈千里,夷门难再期。

行人望落日,归马嘶空陂。

不愧宝刀赠,维怀琼树枝。

音尘倘未接,梦寐徒相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元气浮积水,沈沈深不流。

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

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

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

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