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和圣制元夕观灯诗

天眷皇明基祚隆,肇建两京壮且雄。

龙楼凤阁倚天表,飞甍杰构凌层空。

鸿图巩固地同厚,宝历绵久天与崇。

祥云耀采析木上,佳气遥接扶桑东。

西山千仞列屏幛,河流九曲如朝宗。

连城回抱负沧海,重关巀嵲临居庸。

九重冠盖自济济,五城钟鼓何沨沨。

恢弘盛烈莫伦拟,绵延庆泽无终穷。

万机图治意尤切,奉天勤民心愈忡。

群生熙洽际文治,万国清宁昭武功。

风调雨顺乐生遂,潜消疾疠无疚恫。

是时玉京值元夕,阳和应候回春融。

六鳌戴山来海上,千仞突兀摩苍穹。

金吾奉敕㢮夜禁,太平乐与华夷同。

銮舆乍临丹阙外,璧月正照青天中。

綵楼深护芙蓉暖,瑶波荡漾金莲红。

祥烟细绕笙歌队,天香时度罗绮丛。

赏心乐事固不偶,良辰美景真难逢。

小臣感激荷恩宠,拳拳补报怀摅忠。

仰瞻宸翰焕奎壁,妙参造化天同工。

都俞赓歌继虞舜,垂衣致治侪轩农。

敛时锡福集灵贶,坐令寰宇歌年丰。

愿期圣寿齐天地,万年永乐同熙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盛世景象,展现了宏大的建筑布局、自然景观以及政治、社会的繁荣稳定。开篇即以“天眷皇明”点出主题,赞颂了明朝的皇权与基业。接着,诗人通过“龙楼凤阁”、“西山千仞”等形象描绘了京城的壮丽与雄伟,以及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进一步,诗中提到“九重冠盖”、“五城钟鼓”,展示了朝廷的威严与秩序,以及百姓生活的安定与和谐。

诗人还提到了“万机图治”的治国理念,强调了皇帝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注与勤勉之心。同时,也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如“风调雨顺”、“潜消疾疠”,体现了对人民福祉的关怀。元宵节的庆祝活动被详细描绘,灯火辉煌,歌舞升平,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欢乐。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希望皇帝的寿命能与天地同长,国家永远繁荣昌盛。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明朝的盛世景象,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皇帝以及人民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登万岁山

万岁之山高插天,远摩苍翠凌紫烟,琼楼玉树何娟娟。

莺啼白昼出深谷,缟鹤岁久巢松巅。

洞门阴阴苔藓碧,石涧九曲通流泉。

日转金舆经翠巘,风回仙伏度花前。

天香遥散广寒外,紫翠近落瑶池边。

方壶员峤果安在,阆风瑶圃徒虚传。

偶来登览上绝顶,便欲振袂凌飞仙。

凌飞仙,坐阅天地长不老,上下日月同周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分韵得西山晴云送萧郎中伯辰之官南京

西山嵯峨插天半,长日晴云散空外。

霏霏郁郁烂成文,兀兀童童列车盖。

纷纷五彩发青红,流丹曳紫辉层空。

朝连翠霭绚初日,暮带浮岚逐断风。

深州太守最潇洒,十载看云爱幽雅。

昨来拜命尚书郎,振袂忽辞双阙下。

平生忠孝廉且勤,聚散寻常宁足论。

从龙早已应嘉运,为霖尚想摅经纶。

西山回首日渐远,还望飞云重留恋。

南宫更喜对钟山,看云坐忆题诗遍。

形式: 古风

何将军山林图诗

寰中山林无处无,奚独将军名最都。

不因工部有佳句,后人那得知其故。

金川玉峡秀且奇,潭溪更在金川西。

将军奕世远孙子,继承文采尤光辉。

名园绿水南塘麓,第五桥边富脩竹。

真宰何年驱六丁,掇取灵区过潭曲。

石栏点笔听流莺,银甲金鱼旧日情。

四时佳致宛犹昨,一段胜景真天成。

何郎意度尤潇洒,貌取山林入图画。

朝来访我欢相持,索我题诗说乡社。

临风濡毫为写之,却忆故山劳梦思。

濠梁谷口未应远,白云流水还相期。

明当乞假向天子,锦衣快着归乡里。

预拟山林作胜游,马蹄踏遍烟霞里。

形式: 古风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其二)

磴道高低出,烟霞远近分。

雕阑凌绝壁,丹户倚层云。

古木含苍翠,灵芝毓秀芬。

仙山应未远,不使世人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