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追和坡诗三首(其三)守岁

君看守岁法,如画有足蛇。

蛇足不可添,岁行宁可遮。

旧岁如可守,奈此新岁何。

聊为坐终夜,杯酒成欢哗。

朝衣尚未整,枥马且未挝。

吾非杜陵翁,叹此暮景斜。

高堂椒花颂,欢乐勿蹉跎。

惟应一日养,欲与三公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除日追和坡诗三首(其三)守岁》。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守岁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首句“君看守岁法,如画有足蛇”巧妙地将守岁的习俗与一幅生动的画面联系起来,仿佛一条有脚的蛇在画中游动,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除夕之夜围绕火炉,等待新年的到来的情景。接着,“蛇足不可添,岁行宁可遮”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和岁月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不要徒增烦恼。

“旧岁如可守,奈此新岁何”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接下来,“聊为坐终夜,杯酒成欢哗”描绘了人们在守岁时的欢乐气氛,通过饮酒庆祝新年的到来,体现了中国人对新年充满期待和喜悦的心情。

“朝衣尚未整,枥马且未挝”两句,通过描写清晨时分人们还未完全整理好衣物,马厩中的马也未被牵出的情景,展现了新年的早晨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最后,“吾非杜陵翁,叹此暮景斜”表达了诗人虽非古代诗人杜甫,却同样感叹着岁月的流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守岁习俗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上元后一日亨父席上得合字

长安佳丽地,冠骑纷馺遝。

时维上元节,尘壒腾四踏。

华风蔼春温,香雾疑夜合。

鱼灯照空明,兽炭隐残㷈。

侯门道路拥,金翠有遗钑。

街衢儿女喧,老稚相噂沓。

官闲常闭户,吾性颇耐杂。

忽闻好事邀,诗兴翩已飒。

高堂列盘馔,解带方满榻。

肥烹饫庖羊,错荐繁海蛤。

更深席屡煖,归袂每被拉。

春光仅九十,转眼过半百。

当时曲江游,庚癸惊再匝。

佳儿喜在抱,何必胜佩韐。

语长意未穷,宾主同一嗒。

悲欢勿重道,且放陈遵閤。

形式: 古风

哭午儿

今日复何日,忽此涕泪垂。

骨肉能几何,此泪来无时。

儿生不满晬,遂作终身期。

若非天属缘,谁遣梦我罴。

忆汝初生质,冰华粲琼枝。

箸力不及兄,清澈似过之。

严翁抚两孙,足慰二子思。

婆携母复抱,传玩争欣嬉。

吾弟蚤沦没,后生者难追。

分支继中绝,亦以存孤嫠。

孰谓既死身,不能庇一儿。

空斋坐无语,一感百念随。

岂不达死生,我哀心独知。

登堂慰颜色,已矣不复悲。

馀情或未释,昨夜梦在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题南京太常刘先生清风亭

崇台敞华构,杰阁开巃嵷。

灵飙下虚亭,万籁闻天聪。

过松含浙沥,戛竹鸣琤琮。

清池逆素浪,碧草翻幽丛。

神仙足官府,中有瀛洲翁。

坐绝簿书劳,门无车马踪。

振衣木叶下,一啸千山空。

长安旧尘土,极目东华东。

起看十二楼,迥在高寒中。

君王垂衣坐,礼重古秩宗。

怀哉夙夜心,上与明神通。

平生陈无已,再拜曾南丰。

上界接高躅,南都怀昔逢。

兹亭实名胜,有意相追从。

临朝送山甫,作颂惭清风。

形式: 古风

避雨于乔夜归翌日得师召诗知宿亨父宅戏次其韵

我留谢君饮,君主张侯宿。

还因越溪酿,更慕吴粳粥。

缨蓑挂凉雨,袍笏谢炎燠。

晓起闻叩门,开缄见心曲。

同游二十载,聚散难预卜。

朝餐太仓饭,暮引玉堂烛。

悲欢同一初,少壮如两毂。

世故勿苟谈,此身聊自足。

文章亦剧戏,勿谓遭我毒。

他时究渊源,请检归田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