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有感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枝鹊啼乾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到夜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银河寂静滴漏声沉寂,高楼之上风露打湿衣襟。
洞中的龙已沉睡,云彩归回山峰,枝头喜鹊叫干了喉咙,月光洒满林间。
酒瓮里藏着旧日的梦想,剑匣中藏着少年的壮志。
远行的大雁视线尽头栏杆角,直到参差不齐的风笛声吹到深夜。

注释

银汉:银河。
玉漏:古代计时器。
沉:沉寂。
楼高:高楼。
风露:清风和露水。
衣襟:衣服的边缘。
洞龙:神话中的龙。
睡熟:熟睡。
云归岫:云彩归回山峰。
枝鹊:树上的喜鹊。
月满林:月光洒满树林。
故书:旧书信。
前世梦:过去的梦想或回忆。
孤剑:孤独的剑。
少年心:少年的壮志。
征鸿:远行的大雁。
阑干角:栏杆的角落。
吹尽:吹散。
参差:形容笛声断断续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夜坐时的心境。"银汉无声玉漏沉"一句,以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玉漏相比喻,表达了时间的静默流逝和夜晚的深沉。"楼高风露入衣襟"则描绘了诗人在高楼之上,感受着夜风带来的凉意和湿润。

接下来的"洞龙睡熟云归岫,枝鹊啼乾月满林"两句,通过对龙眠、云归山岫以及鸟儿啼食果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与生机并存的夜景。"瓮里故书前世梦"和"匣中孤剑少年心"则转向内省,诗人在古旧的瓮器中翻阅着往昔的书籍,回忆着过往的梦境;同时,又有孤独的剑放在匣中,象征着诗人的少年心事和孤寂。

最后两句"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到夜深"则写出了诗人在夜晚听到了远处大雁的叫声,目光所及之处是断裂的栏杆角落,同时,还有着夜风吹拂过参差不齐的树木,直至夜色更深。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孤独和思念的夜晚氛围。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夜坐时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于过往记忆的反思。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招隐三首(其三)

回头五十九年非,千里晨风翼倦飞。

门外黄尘时事改,樽前白发故人稀。

金河沙暖春鸿去,朱雀桥空海燕归。

惟有严陵滩下路,年年潮水上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招隐三首(其二)

别后频惊束带宽,相逢亦复笑苍颜。

祇今岁月青牛老,何处烟波白鸟閒。

千古心期寒绿绮,十年世事堕黄间。

修篁倚遍空江暮,枉杀招呼费小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招隐三首(其一)

昔年有约共投簪,回首红尘白发新。

物外烟霞逢野逸,山中风雨望佳人。

好凭野鹤寻和靖,莫待山灵唤孔宾。

迟暮不来松荫落,飞柯恐解折车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饯竹所叔赴庆元征官和韵

正好山中赋草堂,老龙谁唤起南阳。

青衫华发剑三尺,白犬丹鸡酒一觞。

尘世功名蕉下鹿,半生爵禄梦中羊。

年来处处波涛险,莫趁风帆上海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