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诗

刻烛夜鏖诗,钩心斗角时。

登坛谁主将,制胜有偏师。

争韵无妨险,成功独赏奇。

若逢唐李杜,我愿作偏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夜晚以蜡烛为限,激烈地进行诗歌创作的情景。诗中运用“刻烛夜鏖”这一形象的描述,生动展现了诗人及其同伴在时间紧迫下,为了创作出佳作而展开的激烈竞争。

“刻烛夜鏖诗,钩心斗角时。”开篇即点明了创作环境的紧张与激烈,犹如战场上的角逐,双方都在努力挖掘自己的才华,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创作出最出色的作品。

“登坛谁主将,制胜有偏师。”这里运用了古代战争中的比喻,将诗人比作战场上的将军,而他们所创作的诗歌则是他们制胜的武器。其中,“登坛”意味着站在了创作的高地上,“主将”则表明了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制胜有偏师”则暗示了他们通过独特的方法或视角,取得了创作上的胜利。

“争韵无妨险,成功独赏奇。”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在创作过程中,追求新颖和独特的韵律是值得鼓励的,即使这种尝试可能会带来风险或挑战。这体现了诗人对创新精神的推崇,以及对突破常规、追求卓越的渴望。

最后,“若逢唐李杜,我愿作偏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水平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敬仰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李杜这样的伟大诗人团队中的一员,哪怕只是一个小角色,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及其同伴在创作过程中的激烈竞争与创新精神,还蕴含了对古代伟大诗人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别南社同人之ㄧ

自笑馀生等系匏,遂初犹忆旧衡茅。

湖龙化去开新国,海燕归来失故巢。

容我乾坤如许小,含恩生死忍全抛。

苔岑此日无同异,订作忘年文字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秋蝶

万花落尽寂无言,酝酿灵机一息存。

对影滕王重写照,化身庄叟为招魂。

蓬山仙去留遗迹,粉署官閒断主恩。

惨淡西风丛菊冷,舞衣已倦过墙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落叶和贡觉原韵(其二)

远岫萧萧隔古津,淡烟一抹暮山颦。

半生错节盘根器,万里鸾飘凤泊身。

我叹飞蓬随逝水,佛言祇树碎微尘。

扶疏老屋饶新意,数点梅花度早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邀陈迂谷山长程守山司马同游剑潭韵

蛇幻残碑纪,龙光古剑腾。

谈心诗酒客,合掌水云僧。

树老空胸腹,山重露脊棱。

小留枫径坐,俗虑尽渊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