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

翠藤萦树夕花明,无数圆荷贴乱萍。

酒力半销来照影,晚风轻澹鹤梳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翠绿的藤蔓缠绕在树上,夕阳下花朵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无数圆圆的荷叶紧贴着漂浮的萍藻。

注释

翠藤:青翠的藤蔓。
萦树:环绕着树木。
夕花:傍晚的花朵。
明:明亮。
圆荷:圆形的荷叶。
贴:紧贴。
乱萍:散乱的浮萍。
酒力:酒意。
半销:减退了一半。
来照影:来映照身影。
晚风:傍晚的微风。
轻澹:轻柔而淡雅。
鹤梳翎:白鹤梳理羽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边景象,通过精细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艺术加工。

“翠藤萦树夕花明”一句中,“翠藤”指的是绿色的 藤蔓,它们缠绕在树木上形成了一层层叠加的绿意;“萦树”则是藤蔓依附的树木,共同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界面;“夕花明”暗示着傍晚时分,阳光透过叶缝照耀在花瓣上,使得这些花朵更加鲜明夺目。整句通过对比和渲染,强调了自然景物的生动与美丽。

“无数圆荷贴乱萍”这一句则描绘了一片繁盛的莲藕景象,“无数圆荷”指的是成群结队、数量众多的莲花,它们在水面上如同绿色的翡翠,散发着生机;“贴乱萍”则形容这些莲叶与水中的杂草相互缠绕,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图景。诗人通过这种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旺盛和多样性。

接下来的两句“酒力半销来照影,晚风轻澹鹤梳翎”则转换了画面,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情景。诗人在此刻似乎已经饮酒至半醉之境,酒力的影响使得他的意识有些模糊,“酒力半销来照影”中“照影”一词暗示着他可能正坐在水边,随手举杯对着水面上的倒影自酌;而“晚风轻澹鹤梳翎”则描绘了更为细腻的景象,“晚风”是傍晚时分清新的微风;“轻澹”形容这风极其温柔,仿佛能够穿透心灵的纷扰;“鹤梳翎”则是一种优美的比喻,用来形容诗人头发在晚风中飘逸如同鹤鸟的羽毛。这两句通过对酒力和晚风的描写,传递出了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水边世界,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水栀(其二)

汲水埋盆便当池,水栀花旺雪盈枝。

江湖万里何曾远,祗在先生托兴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水栀(其一)

拳石泓泉媚浅沙,孤根蟠窟养清华。

细看六出瑶英小,薝卜分明是雪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水阁即事二首(其二)

今岁春来我亦来,折花犹未见花开。

新春况有四十日,莫怪幽人空手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水阁即事二首(其一)

水阁开窗景不偏,断桥堤柳尽横前。

平生到处居人后,已有貂珰泊画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