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子示关中友人赠诗且索予作赋此以赠

吾闻关中建瓴势,襟带山河雄百二。

名贤大儒每挺出,吾道苍茫实攸寄。

峥嵘馀气未肯伏,有时更出英雄辈。

多君壮年多壮游,锦囊古剑临清潜。

一康三李假光怪,太华终南泄灵秘。

我行海内十有八,老马风尘消故智。

迄今关雁起秋风,把酒危楼辄西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名为《冷子示关中友人赠诗且索予作赋此以赠》。诗中描绘了对关中的赞美与向往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感慨。

首句“吾闻关中建瓴势,襟带山河雄百二”,开篇即以关中之地的地理优势和战略地位进行赞美,将其比作掌控全局的高台,象征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接着,“名贤大儒每挺出,吾道苍茫实攸寄”两句,表达了对关中地区人才辈出的赞誉,认为这里是文化传承和道德教化的中心。

“峥嵘馀气未肯伏,有时更出英雄辈”则进一步强调了关中地区不仅孕育了众多文人学者,也诞生过许多杰出的军事和政治领袖。接下来,“多君壮年多壮游,锦囊古剑临清潜”两句,通过描述一位壮年的游历者,手持锦囊和古剑,深入探索,展现了关中地区的丰富文化和历史遗迹。

“一康三李假光怪,太华终南泄灵秘”两句,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和李氏家族(可能指的是李世民及其后代),以及太华山和终南山的神秘与灵性,进一步增强了关中的神话色彩和历史底蕴。

最后,“我行海内十有八,老马风尘消故智”表达了诗人自己在各地的游历,以及岁月流转带来的智慧与经验的积累。“迄今关雁起秋风,把酒危楼辄西睇”则是对当前情景的描绘,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面对秋风中南飞的大雁,举杯饮酒,凝视西方,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展望的一种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关中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人物、文化传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其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宁令洪时懋见过赋赠

衰废勿复道,寸心怀国恩。

相逢无厚薄,努力尽深言。

沙碛黔黎苦,边城风俗惇。

君如敷德化,抚字莫辞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立春日夜冷吉臣招饮

相看落落无交亲,相赏由来自有真。

尺幅定传千古迹,醇醪能醉独醒人。

家迷碧海萍踪眇,路失金门雪鬓匀。

明月寒灯同此夜,老怀约略受春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讯天城寺梅信兼柬藏公

山寺老梅近何似,昔年逋客记幽寻。

相逢一唤春愁醒,自许能知古意深。

驴背风尘将寸柬,夜来冰雪搅离心。

藏公独具真情性,几绕寒香作野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山庄对雪

片月落寒白,微风生近林。

不知侵晓雪,已压四山深。

太素还群有,虚灵见寸心。

丘琴尽清散,一弄水龙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