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沉檀香植在天涯,贱等荆衡水面槎。
何必为槽饲鸡犬,不如煨烬向豪家。
这首诗名为《香木槽》,作者是宋代诗人郑文宝。诗中以沉檀香木为题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情境。首句“沉檀香植在天涯”暗示了香木的珍贵和远离尘俗的高洁,而“贱等荆衡水面槎”则将香木与普通的水上交通工具——木筏相提并论,暗示其被忽视或贬低的价值。接下来,“何必为槽饲鸡犬”表达了对香木被用于寻常用途的惋惜,认为它应该被赋予更高的价值。最后一句“不如煨烬向豪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香木最终未能得到应有尊重,被烧作灰烬,落入豪家之手的无奈和讽刺。
整首诗通过香木槽这一物象,寓言式地揭示了社会中人才被埋没、价值被低估的现象,以及作者对于公正对待贤才的期待。诗的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特点。
不详
一字伯玉,郑彦华子。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师事徐铉,仕南唐为校书郎,历官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善篆书,工琴,以诗名世,风格清丽柔婉,所作多警句,为欧阳修、司马光所称赏。著有《江表志》、《南唐近事》等
吟绕虚廊更向阑,绣窗灯影背栏干。
燕栖莺宿无人语,一夜萧萧细雨寒。
花时懒看花,来访野僧家。
劳师击新火,劝我雨前茶。
百花深处小危楼,千步苍苔到叶舟。
一夜楚江寒食雨,离人白尽未归头。
秋阴漠漠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
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作吹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