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

城外高山接太行,春深墓草散牛羊。

禁烟节自多风雨,旌善田谁种稻粱。

十载君臣同牧圉,一身泉石中膏肓。

晋祠流水清如玉,洗出幽岩数点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朱锦琮的《绵山》描绘了一幅山野春景图。首句“城外高山接太行”,展现了绵山雄伟的地理位置,与太行山脉相连,气势非凡。次句“春深墓草散牛羊”则转而写到春天的生机,牛羊在墓草间游弋,透露出乡村的宁静与田园生活。

“禁烟节自多风雨”一句,暗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风雨交加,为祭扫增添了凄凉之感。接下来,“旌善田谁种稻粱”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感慨,虽是表彰善行的田地,却无人耕种,流露出对民生凋敝的忧虑。

“十载君臣同牧圉”以历史典故,暗喻国家与人民共同经历的艰难岁月,如同牧群一般,历经沧桑。“一身泉石中膏肓”则借个人的隐逸生活,寓言士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两句“晋祠流水清如玉,洗出幽岩数点苍”以晋祠清澈的流水比喻清明的气氛,流水冲洗出山岩的青翠,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绵山的景色,寓言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展现出清初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自然的崇尚。

收录诗词(7)

朱锦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徐州旅店有怀六弟

驰驱孤负薜萝身,越境先从此间津。

地界长河筑高岸,天留残月送行人。

中途改驾无鞍马,旅馆加餐得锦鳞。

曾约连床摅别绪,陟冈知否雁来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野望

旷野萧条暮景悬,眼光尽处地连天。

路无马迹多荒草,村有鸡鸣隔翠烟。

近树高于远山顶,朝霞明到夕阳边。

肩摩古驿劳迎送,指点归途缓著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自柏枧山至引量桥(其一)

两崖回合处,仄磴下肩舆。

芳草青黏屐,晴云淡曳裾。

山空惟有树,涧曲更无鱼。

峡口忽中断,长虹驾碧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自柏枧山至引量桥(其二)

楼从桥上盖,地僻往来稀。

泉洗石根瘦,烟环松影肥。

李侯游未到,梅氏宅相依。

小憩成孤赏,钟声落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