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无咎的作品,名为《南歌子(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游历之愉悦和对自然美景赞叹的诗句。
首句“波静明如染”,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面如同被轻柔色彩所渲染,给人以深远的意境。紧接着,“山光翠欲流”则是形容山上的光线如同翠绿色的溪流般流动,这两句交织出一个生机勃勃、静谧宜人的自然景象。
“晚来乘兴上章楼”,诗人在傍晚时分,因着好奇心情攀登高楼,似乎是为了更远眺望风光。接下来的“楼外谁歌新唱,知有黄州”则透露了诗人在高处听到了楼外传来新的歌声,知道那是来自黄州的旋律。
以下两句“拟泛银河浪,聊乘藕叶舟”,表达出诗人想要借由这美好之景,去幻想自己乘坐一只用荷叶编织的小船,在像银河一般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漂流。
“蓬山应自隐鳌头”是说那远处的蓬莱山仿佛在自然中隐藏着海中神秘的巨兽——鳌鱼的头颅,增添了一丝仙境般的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借问谪仙何在,今为谁留”,诗人似乎是在询问那个传说中的谪仙(即李白)目前身处何方,以及他今天为何还要停留在这个世界,而不去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或是仙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文学前辈如李白等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