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诗中通过“老翁年侵耕作苦,官田税多不敢住”两句,展现了农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面对沉重的赋税压力,无法安居。接着,“身携儿孙事渔钓,编竹为家寄江浦”描绘了渔翁的生活方式,他带着家人在江边以捕鱼为生,用竹子搭建简陋的住所,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这种生活虽然艰苦,但诗中却透露出一种超脱与自由感,“朝寻菱芡逗烟水,暮饭鱼虾宿风雨”表现了渔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日常,他们不追求物质的富足,而是享受着自然带来的简单快乐。
最后,“人生如此亦自由,何用车马称公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向往。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虽不奢华,却有着车马与权贵所不能比拟的自由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渔翁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农渔生活的尊重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