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亭

读罢楞伽四卷经,其馀终日坐茆亭。

静听溪碓舂云母,细斸松根采茯苓。

大道粗尝闻海若,高情未至愧山灵。

寒泉新渫甘于乳,晨起何妨挈半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读完《楞伽经》四卷后,剩下的时间我都在茅亭中度过。
静静地听着溪流边石碾捣云母的声音,细致地挖掘松树根部寻找茯苓。
虽然大道理听说过海神的教诲,但高尚的情操还未达到让山灵感到惭愧的程度。
清冷的泉水刚刚淘洗过,比乳汁还要甘甜,早晨起来不妨带半瓶去饮用。

注释

读罢:读完。
楞伽:佛教经典名。
卷:册。
经:佛经。
其馀:剩下的。
终日:整天。
坐:坐着。
茆亭:茅草亭。
静听:静静地听。
溪碓:溪边的石碾。
舂:捣。
云母:一种矿石。
细斸:细致挖掘。
松根:松树根部。
采茯苓:寻找或采摘茯苓。
大道:大道理。
粗尝:大致了解。
闻:听说。
海若:海神。
高情:高尚的情操。
未至:还未达到。
愧:感到惭愧。
山灵:山中的精灵。
寒泉:寒冷的泉水。
新渫:刚刚淘洗过。
甘于乳:比乳汁还甘甜。
晨起:早晨起来。
何妨:不妨。
挈:携带。
半瓶:半瓶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茆亭》,描绘了诗人阅读《楞伽经》后在茅亭中的闲适生活。他整日静坐,享受着溪水冲击碓石的声音,仿佛能听到云母被研磨的细微声响,以及精心挖掘松根寻找茯苓的细致动作。诗人感叹自己虽然略知大道,但深感在精神追求上还有待提升,未能达到与山川灵气相媲美的境地。他陶醉于山间的清泉,认为其甘甜胜过牛奶,清晨起来也愿意带着半瓶泉水,享受这份来自自然的馈赠。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亲近,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表侄江坰种竹名筠坡来求诗

奉常遗绪冷如秋,闭户知君颇好修。

千里可嗟妨晤语,两书犹喜免沉浮。

但令有竹能医俗,何患无天可寄愁。

一事却须常自勉,勿容凡子得同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视东皋归

抱耒新湖葑,烧畬古庙壖。

宦游悲肮脏,归卧困沉绵。

日隐啼鸦戍,舟回落雁天。

衰残知迫死,不忍负青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视东皋归小酌二首(其一)

筑陂下麦晚归来,围火烘衣始此回。

但得诸孙传素业,真无一事挂灵台。

井桐叶落垂垂尽,篱菊花残续续开。

不负初寒蟹螯手,床头小瓮拨新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视东皋归小酌二首(其二)

少年误计慕浮名,更事方知外物轻。

身誓生生辞禄食,家当世世守农耕。

授时尧典先精读,陈业豳诗更力行。

最好水村风雪夜,地炉烟暖岁猪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