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刘都宪喜松潘报捷韵二首(其一)

野无烽燧草无埃,戎虏输诚次第来。

千骑不如单骑力,今人真有古人才。

勒彝端可媲周雅,拜将何烦筑汉台。

镇靖正宜羊叔子,从前边衅咎谁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所作的《奉和刘都宪喜松潘报捷韵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边境安宁、民族和睦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向往以及对英勇将领的赞美。

首句“野无烽燧草无埃”描绘了一幅边境平静的画面,没有烽火连天,也没有尘土飞扬,象征着战争的远离与和平的降临。接着,“戎虏输诚次第来”则表明敌方主动示好,愿意归顺,展现了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性。

“千骑不如单骑力”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个人力量在特定情境下的重要性,暗示了单个英勇将领的力量可以胜过千军万马,突出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光辉。

“今人真有古人才”是对当前时代英雄的肯定,表达了对当代能人志士的赞赏,认为他们具备古代英雄的品质和能力。

“勒彝端可媲周雅”赞扬了此次胜利的记录与历史地位,意指这次胜利的记载能够与古代的辉煌成就相媲美,体现了对历史功绩的尊重与传承。

“拜将何烦筑汉台”则是对建立纪念物的反思,认为不必过分铺张,体现了对节俭与务实精神的推崇。

最后,“镇靖正宜羊叔子,从前边衅咎谁开”表达了对治理边疆的建议,认为应该像羊祜一样,以智慧和仁德稳定边疆,同时也提出了对过去引发边境纷争的责任人的质疑,呼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维护长久的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境和平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英勇将领和历史功绩的赞美,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渴望,以及对英雄人物和历史传统的尊重。

收录诗词(683)

苏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刘都宪喜松潘报捷韵二首(其二)

地屦天冠绝点埃,万山烟净月明来。

貔貅尽领平戎略,中外浑惊迈众才。

五凤楼前宣露布,九夷人亦囿春台。

笙歌有待升平宴,宾从华筵甚日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感事

区区可是学仙徒,别有丹方足自娱。

三爵自无闲计较,五车时有老工夫。

闲看雨里花无恙,更喜窗前竹不枯。

今古浮名同一梦,莫论平越与平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乙丑送春写怀

日暖迁乔莺乱啼,恶怀无赖欠新题。

梨花笑客壶觞寂,燕子嫌人户牖低。

远道光阴空自惜,上林消息且休提。

阶前暂卸寻芳勒,怪得骅骝也漫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奉和王朝器同寅来韵二首(其一)

射隼高墉藉六钧,丈夫藏器正资身。

古今上下偏由我,天地盈虚不属人。

世路有时还似梦,宦途随处是通津。

闲荣闲辱休提说,且尽梨花百斛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